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事实越来越明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表明,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目标之一。本文把整个经济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并探究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差异。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作者
曲鲁宁
机构地区
宁夏电信有限公司科学教育分部
出处
《北方经济》
2008年第16期59-60,88,共3页
Northern Economy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地区差距
发展态势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978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38
参考文献
7
1
沈坤荣,马俊.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经济研究,2002,37(1):33-39.
被引量:553
2
刘荣添,叶民强.
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差距变动趋势研究——来自30个省份的经验:1978年~2004年[J]
.生产力研究,2007(10):61-63.
被引量:5
3
高鸿桢.
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差异实证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5(2):27-32.
被引量:10
4
胡鞍钢.
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J]
.经济前沿,2007(2):4-9.
被引量:4
5
林毅夫,蔡昉,李周.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
.经济研究,1998,33(6):3-10.
被引量:702
6
陈秀山,徐瑛.
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4(5):117-129.
被引量:225
7
蔡昉,都阳.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
.经济研究,2000,35(10):30-37.
被引量:971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惠中.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思考[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6):37-44.
被引量:6
2
高鸿桢.
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差异实证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5(2):27-32.
被引量:10
3
沈坤荣,耿强.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1(5):82-93.
被引量:759
4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中国统计出版社.,..
5
刘树成.《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
6
《中国统计年鉴2000》第312页,《中国统计摘要2002》第90、91页.
7
Romer,P.M.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pp.71-102.
8
Sala-i-Martin,Xavier,1994."Gross-sectional Regressions and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European Economic Review,38,pp.739-747.
9
H·钱纳里,S·鲁宾逊,M·塞尔奎因.1995.《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10
Arrow,K.J.1962."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9,pp.155-173.
共引文献
1978
1
邓仲良.
中国人力资本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协调发展[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3):52-59.
被引量:3
2
杨春飞,徐彦哲.
地方政府债务、政府公开透明与经济增速[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3(4):60-88.
3
单双,韩超.
地方政府竞争、规制扭曲与劳动报酬份额——理论框架与经验证据[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4).
4
周少甫,陈哲.
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影响——基于空间溢出角度的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36(2):49-59.
被引量:12
5
宋晓军,李曦纳,虞吉海.
空间动态短面板的估计及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分析[J]
.经济学报,2020,7(1):38-59.
被引量:2
6
孟霏,鲁志国,秦艺蓉.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
.统计与决策,2021(8):116-120.
被引量:8
7
刘强,徐生霞.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及空间演进[J]
.统计与决策,2021(1):102-105.
被引量:14
8
沙依甫加玛丽·肉孜,邓峰.
人力资本集聚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非线性影响[J]
.社会科学家,2020(8):96-102.
被引量:4
9
陈羽,许海平,张雨雪.
地方财政支出与居民收入差距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近四十年经验数据的总结[J]
.新疆农垦经济,2020,0(1):66-74.
10
高志刚,张毅.
区域经济差距对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2021(1):99-110.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92
1
陈小瑜.
基于多尺度空间聚类的经济区域划分研究[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5):81-84.
被引量:5
2
李善同,侯永志.
中国大陆:划分8大社会经济区域[J]
.理论参考,2004(7):10-12.
被引量:7
3
王启仿.
区域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6):156-158.
被引量:11
4
陈秀山,徐瑛.
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4(5):117-129.
被引量:225
5
贾庆军.
浅析美国调节区域经济差异的财政措施及启示[J]
.新疆社科论坛,2004(4):28-31.
被引量:1
6
金相郁.
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格式实证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1):1-5.
被引量:12
7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
.地理研究,2005,24(1):57-68.
被引量:424
8
杨开忠.
沿海与内地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J]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1):31-36.
被引量:1
9
杨开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
.经济研究,1994,29(12):28-33.
被引量:329
10
刘金山.
泛珠三角地区经济收敛性分析及趋势估计[J]
.当代财经,2005(4):88-9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冯长春,曾赞荣,崔娜娜.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J]
.地理研究,2015,34(2):234-246.
被引量:148
2
吴爱芝,杨开忠,李国平.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研究综述[J]
.经济地理,2011,31(5):705-711.
被引量:64
3
李芸.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2):30-32.
被引量:2
4
时涛,孙奎立,徐笑腾.
基于ESDA的山东省四大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研究[J]
.现代商业,2013(30):78-79.
被引量:2
5
姚宇凤.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
.财经界,2014(14):16-17.
被引量:1
6
孙亚男,刘华军,崔蓉.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来源及其空间相关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视角[J]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31(2):4-15.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
238
1
韩兆洲,邓祺玮,黎中彦.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动态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21(4):118-122.
被引量:1
2
崔蓉,李国锋.
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2006~2018[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38(5):3-20.
被引量:44
3
刘光彦,冉颢琦.
辽宁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与多机制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321-331.
4
韩叶青,董冠鹏,杨东阳.
黄河流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多尺度统计建模[J]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1(2):53-65.
被引量:1
5
张改素,魏建飞,丁志伟.
中国镇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2020,0(3):627-650.
被引量:48
6
雷娟,张娣.
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9):102-104.
7
柯桂宏.
新经济地理视角下京津冀区域发展差异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21(33):160-163.
8
许抄军,王亚新,张东日,李海明,陈四辉.
基于广义梯度理论的雷州半岛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2011,31(12):2001-2006.
被引量:1
9
陆远权,张德钢.
我国区域金融效率测度及效率差异研究[J]
.经济地理,2012,32(1):96-101.
被引量:77
10
张雪妮,孟召宜,孙浩.
基于人均用电量的江苏区域差异研究[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1):69-73.
被引量:1
1
楚燕丽.
美国新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
.福建经济,2000(10):36-37.
2
何树红,徐兴富.
云南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3(9):91-94.
被引量:2
3
贾民.
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
.农村金融研究,2001(4):14-17.
4
邓小刚,梁义,徐逸智,任雪丹.
加大扭亏增盈力度 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96北京市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三)[J]
.投资北京,1996,0(8):12-14.
5
王艳.
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中国首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综述[J]
.中国政协,2009(1):36-37.
6
许石君.
当前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分析[J]
.安徽科技,2013(6):15-16.
7
沙永禄.
西宁市第三产业结构特征及发展态势分析[J]
.青海统计,2000(11):33-35.
8
沙永禄.
西宁市第三产业结构特征及发展态势分析[J]
.青海金融,2000(10):22-23.
9
黄德俊.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分析[J]
.江苏商论,2002(12):78-79.
被引量:2
10
邓小刚,梁义,徐逸智,任雪丹.
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特点 促进北京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增长——’96北京市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六)[J]
.投资北京,1996,0(10):9-12.
北方经济
2008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