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PLC和DCS的分析研究
摘要
对PLC和bes在定义、发展历程、主要功能、主要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几点重要结论。
出处
《兵工自动化》
1997年第4期36-39,共4页
Ordnance Industry Automation
参考文献9
-
1蒋慰孙.DCS与化工自动化的新潮流[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4,21(6):3-6. 被引量:7
-
2魏晓东.DCS的评价与选择[J].冶金自动化,1994,18(5):3-7. 被引量:2
-
3钟霖田.DCS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4(3):1-6. 被引量:5
-
4安燮南,张一刚,陈良怀,林红权.可编程控制器PLC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4,21(2):12-17. 被引量:1
-
5陈龙.总论DCS及国产化方向[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4(2):19-22. 被引量:7
-
6金广业.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设计方法[J].冶金自动化,1993,17(5):3-8. 被引量:1
-
7王振淮.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及发展[J].自动化与仪表,1993,8(1):5-8. 被引量:6
-
8赵仲宣.开发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小型集散系统应考虑的问题[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3,20(3):1-3. 被引量:1
-
9赵愉歆.国内部分企业DCS应用现状及选型[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3(1):3-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2
-
1谢宜仁.通用温度液位集散控制系统的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1995,21(5):19-22. 被引量:3
-
2翟玉芳.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进展与集散控制系统[J].渝州大学学报,1995,12(2):59-73.
-
3吴传国,谭成武,张尉坤.现场总线的现状及发展[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6,9(3):51-54.
-
4何慰祖.正确选用Smart变送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96,23(1):38-42. 被引量:2
-
5谢宜仁.过滤设备的控制问题浅谈[J].过滤与分离,1996,6(3):42-44.
-
6金以慧,王诗宓,王桂增.过程控制的发展与展望[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7,14(2):145-151. 被引量:80
-
7吕增芳.集散控制系统发展概述[J].机械管理开发,2008,23(3):161-162. 被引量:8
-
8陈朝晖,王璇,肖源.基于ADAM5000/TCP的集散控制在锅炉系统中的应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3):31-34.
-
9朱学峰.过程控制技术展望[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1998,19(3):1-6. 被引量:4
-
10朱学峰.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测控技术,1999,18(7):1-4. 被引量:8
-
1朱伟利.外积多值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可编程光学系统研究[J].光电子.激光,1997,8(A10):32-32.
-
2Geutebruck Pilot系统控制管理平台[J].A&S(安全&自动化),2011(9):144-144.
-
3蔡文富.新型时钟可编程式步进电机驱动系统[J].测绘科技,1994(1):6-8.
-
4邓世杰.变电站站用低压电源可编程式备自投切系统[J].低压电器,2010(15):25-26. 被引量:2
-
5何燕阳.太阳能电池板追日自动跟踪方案的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5,4(6):1-5. 被引量:4
-
6周宇,李先允.光伏并网逆变器检测方法分析与检测系统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1):42-48. 被引量:3
-
7殷樱,孙可旭,奚剑雄,何乐年.一种可编程式的多频率检测器的设计[J].电子技术(上海),2015,0(10):56-60.
-
8钟世亮,李善文,李立伟,尚爱洋,唐玉龙.转向架组装流水线中空中小车监控系统的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6,31(1):20-23. 被引量:1
-
9推介产品[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PLC FA),2005(6):141-143.
-
10刘书志,徐松,王媛.研究PLCopen下数控机械控制器的开发[J].科学中国人,2016(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