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苏南楸梢螟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探讨了苏南地区楸梢螟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楸梢螟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
巢留芬
朱龙粉
何雅萍
毛华方
机构地区
江苏省常州市孟河镇农林站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植保站
出处
《农技服务》
2008年第5期51-52,共2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关键词
楸梢螟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分类号
S433.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作者简介
巢留芬(1978-),女,江苏孟河人,助理农艺师,从事植保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宋锋华.
松梢螟对湿地松幼林的危害[J]
.中国林业,2007(05A):58-58.
被引量:4
2
李涛,任成宝,秦伟春.
不同药剂树干注射防治松梢螟幼虫对比试验[J]
.宁夏农林科技,2006,47(6):11-11.
被引量:7
3
蒋云东,李思广,何俊,李明,罕进,周静永.
栽松留阔模式思茅松的生长及抗松梢螟效果的研究[J]
.林业科技,2006,31(3):31-33.
被引量:12
4
蒋云东,李思广,李明,周静永,罕进.
思茅松与4种阔叶树混交林的生长及抗松梢螟效果的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4):1-4.
被引量:13
5
刘鹏,高辉,王振斌.
松梢螟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J]
.防护林科技,2002,15(3):74-74.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陈鹏,周楠,赵涛,胡光辉,冯志伟,李丽莎.
云南松林分状况与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关系[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5):13-15.
被引量:13
2
胡光辉,雷玮,槐可跃,张俊波,陈宏伟,周云.
松实小卷蛾在云南生活史及其对思茅松的危害[J]
.中国森林病虫,2005,24(2):13-15.
被引量:17
3
罗廷相,蒋云东,李思广,李明,周静永,杨忠元.
思茅松人工幼林施肥效应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1):36-39.
被引量:11
4
李福秀,陈勇,赵武学,张德国.
几种措施对思茅松插穗生根率影响的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2):1-5.
被引量:19
5
王慧瑜,赵玉安,贾耀军.
树干注射施药技术研究概况[J]
.农药学学报,2005,7(2):104-108.
被引量:44
6
蒋云东,李思广,杨忠元,李明,周静永.
土壤化学性质与思茅松人工幼林树高、地径的相关性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3):6-10.
被引量:10
7
徐小牛,李宏开,胡风华,张尽忠.
安徽马尾松混交林及其经营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23(1):52-67.
被引量:3
8
李丽莎,王海林,柴秀山,等.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蠢的危害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3,(6):14-19.
9
李丽莎,王海林,柴秀山,王用贤,舒凝碧,杨道生.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云南林业科技,1997(2):1-7.
被引量:60
10
国家林业勘查设计院.宁夏罗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2000.9,1~3
共引文献
32
1
蒋云东,李思广,何俊,李明,罕进,周静永.
思茅松人工幼林留阔抚育方式的试验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6,35(1):18-22.
被引量:7
2
王卫斌,郑海水,景跃波,杨斌,赵文书.
云南热区4种乡土阔叶树种人工林营建技术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7,36(1):10-15.
被引量:1
3
段艳,徐正会,张桥蓉.
思茅松害虫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3):52-57.
被引量:6
4
蒋云东,李思广,付玉嫔,李明.
思茅松人工林的高效经营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
.西部林业科学,2007,36(4):16-19.
被引量:9
5
胡光辉,刘云彩,王忠祥,童清,刘永刚,孟梦,槐可跃,闫争亮.
思茅松人工林主要虫害及其持续控制技术[J]
.西部林业科学,2007,36(4):34-40.
被引量:21
6
蒋云东,李思广,胡光辉,李明,张快富.
思茅松高产脂优树再选择的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8,37(3):1-5.
被引量:9
7
高江勇,嵇保中,刘曙雯,王国兴,高玉国,况美华.
南京地区微红梢斑螟对松林的危害调查[J]
.林业科技开发,2008,22(6):54-56.
被引量:9
8
王加红,孙崇德,叶建芬,马阿里.
华山松松梢螟发生危害及防控技术[J]
.四川林业科技,2009,30(5):111-112.
被引量:2
9
李秀华.
略论樟子松几种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J]
.科技与生活,2010(6):3-3.
被引量:2
10
刘永刚,刘云彩,冯弦,孟梦,付强,张荃,张文勇.
思茅松人工林研究现状与展望[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82-18983.
被引量:5
1
米叟.
节气养生——立秋·处暑[J]
.开心(老年),2015,0(8):54-55.
2
朱龙粉,何雅萍,毛华方,巢留芬.
苏南楸梢螟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研究初报[J]
.中国植保导刊,2008,28(6):34-35.
3
徐晓杰,张凤华,吴科军,张惠莉.
苏南楸梢螟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初探[J]
.上海农业科技,2008(6):103-104.
被引量:2
4
色彩多变的梦幻彩楸[J]
.花木盆景(上半月),2015,0(9):32-33.
5
沈海龙,高翔翔,杨玲.
甘露醇、蔗糖和低温预处理对花楸体细胞胚诱导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4):677-681.
被引量:12
6
39个品种审定认定为林木良种[J]
.林业科技通讯,2016,0(9):38-38.
7
李腾懿,孙海,张丽娜,张亚玉.
不同树种土壤酶活性、养分特征及其与林下参红皮病发病指数的关系[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35(6):688-693.
被引量:9
8
孙兰英.
保加利亚花楸引种驯化栽培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通讯,2009(7):57-58.
被引量:2
9
白静.
楸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2016(16):22-23.
被引量:1
10
张锦,桑和会,段凤芝,周佳淼.
楸树良种“皖楸1号”选育的研究[J]
.安徽林业,2009(6):42-44.
农技服务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