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汉隐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与人类的认知、思维关系密切。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工具。
作者
张林影
李波
机构地区
牡丹江师范学院商务英语系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23期161-161,共1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隐喻
语言
认知模式
分类号
N4 [自然科学总论]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作者简介
张林影(1979-),女,硕士,黑龙江省牡丹江人。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7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9(1):14-22.
被引量:280
共引文献
279
1
邓惟熙,陈诗语,盛奇敢.
现代中国经典标语认知隐喻类型研究[J]
.汉字文化,2022(16):10-12.
2
韩涛.
认知语言学在日本的发展综述(2001—2010)[J]
.高等日语教育,2021(2):52-64.
被引量:1
3
孙红娟,赵宏勃.
汉韩“眼”的隐喻对比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07(S1):166-170.
被引量:4
4
李鑫华.
博克新修辞学对立认同说与对照辞格认知意义探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2):24-28.
被引量:8
5
李怀宏,易永忠.
隐喻·文化·翻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S2):114-119.
被引量:7
6
郑艳霞.
隐喻的认知阐释[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5-8.
被引量:1
7
朱晓红.
从认知角度看“上”和“下”的方位性隐喻[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91-93.
被引量:4
8
阮丽.
隐喻的研究及发展趋势[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5,19(3):4-6.
9
任正来,李玉萍.
隐喻与英语教学[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2):57-59.
被引量:3
10
郭丽.
欧洲隐喻理论的重要发展的回顾和再思考[J]
.考试周刊,2007(6):31-33.
被引量:3
1
董冉功.
隐喻与科学模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9):186-187.
2
冯艳霞.
隐喻研究的涉身哲学范式[J]
.哲学动态,2015(9):95-103.
被引量:2
3
杜建国.
隐喻与语义的意向构造[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5):45-49.
被引量:3
4
王进.
隐喻研究的认知论转向[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4):2-4.
被引量:1
5
胡浩.
分析哲学视野中的隐喻研究——兼论隐喻和类比的区别[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8):31-34.
被引量:1
6
高亮华.
论当代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兼论分析技术哲学的兴起[J]
.哲学研究,2009(2):110-115.
被引量:14
7
赵雪婷.
关于语境对隐喻理解的作用研究[J]
.科技信息,2010(18):144-144.
8
兰凤利,Friedrich G. Wallner.
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2):98-104.
被引量:30
9
冯艳霞.
隐喻、意义与实在——比较主义者视野下的隐喻理论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1):9-13.
被引量:1
10
许梅英.
基于元认知意识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
.科技信息,2011(5):15-15.
被引量:1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