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裂缝型碳酸盐岩特稠油油藏出水因素分析探讨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碳酸盐岩油藏出水的巨大生产性难题,在地球物理测井难以判断碳酸盐岩储层中流体性质的情况下,从岩心观察入手,从油藏地质特征分析出发,利用岩心分析资料,综合生产动态及国内外调研资料,对乐安油田碳酸盐岩潜山特稠油油藏的出水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
杜立滨
机构地区
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出处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年第16期82-82,共1页
China Hi-tech Enterprises
关键词
乐安油田
潜山
碳酸盐岩
含水
出水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3
1
施铁军,胡承波,刘人天,田宝刚.
碳酸盐岩酸压工艺与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2(9):46-46.
被引量:5
2
金智荣,刘太平,顾克忠,周继东,杲春.
透油阻水支撑剂在近水层油层压裂中的应用[J]
.断块油气田,2012,19(S1):93-95.
被引量:7
3
张庆生,吴晓东,史晓贞,马玉生.
普光高含硫天然气田完井方式探讨[J]
.石油钻采工艺,2009,31(1):99-101.
被引量:14
4
谢锦龙,黄冲,王晓星.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藏探明储量分布特征[J]
.海相油气地质,2009,14(2):24-30.
被引量:47
5
陈青,王大成,闫长辉,王超,卢宇峰.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产水机理及控水措施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1):125-130.
被引量:19
6
孟庆民,孙辉,刘太昂,陆文聪.
碳酸盐岩油藏堵水工艺有效性预测研究[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28(6):754-756.
被引量:4
7
张杰,康志江,张允,崔书岳.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出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25(3):10-12.
被引量:6
8
赵文智,沈安江,胡素云,张宝民,潘文庆,周进高,汪泽成.
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1):1-12.
被引量:232
9
潘国臣,刘锋,徐伟,王正荣.
塔河油田严重漏失井挤水泥堵水工艺研究[J]
.钻采工艺,2013,36(2):12-14.
被引量:12
10
颜明,田艺,宋立志,董家永,郑永健,陈继华.
海上油田筛管完井水平井分段控水技术研究与先导试验[J]
.中国海上油气,2013,25(5):57-60.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
1
罗帅,罗明良,李钦朋,马宇奔,雷明,战永平.
碳酸盐岩底水油藏控水技术研究进展[J]
.油田化学,2020,37(2):367-37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吴宏.
低渗油藏高压注空气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14):45-46.
2
周志军,暴赫,黄咏梅.
努拉里边底水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注采制度优化方法[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1,51(7):152-158.
被引量:1
3
曾海洋,段国英.
碳酸盐岩油藏典型出水机理及控水对策[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2(10):37-39.
4
焦保雷,夏巍,郭娜,金发扬,杜轩.
塔河高温高盐缝洞型油藏堵剂性能评价[J]
.当代化工,2022,51(10):2403-2407.
被引量:3
5
胡俊杰,马珍福,邵现振,钱军,李月胜,张贵才,王翔.
底水稠油油藏润湿性对水锥回升的影响[J]
.油田化学,2022,39(4):644-650.
被引量:3
6
饶志华,薛亮,单彦魁,裴柏林,宋晓强,赵威.
ICD筛管环空连续封隔+裂缝充填双重控水实验——以南海东部X油田裂缝型礁灰岩油藏为例[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42(1):83-90.
被引量:6
7
孙磊,覃孝平,吴均,李翠霞,卢军凯,赵彬.
气藏控水用疏水支撑剂制备及性能[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23,35(5):1270-1275.
被引量:2
8
韩静,赵怡,刘阿妮,李国荣,姜东.
AM/AA/AMPS共聚堵水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23,52(4):47-49.
被引量:1
9
代玲,江任开,孙常伟,裴柏林,赵威.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大漏失水平井颗粒吞吐控水技术[J]
.石油钻探技术,2024,52(3):91-97.
被引量:1
10
吴伟鹏,马冬晨,杨敏,侯吉瑞,吴文明,梁拓,马国锐.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s-MPG与MSRG联合堵水适应性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5,32(4):166-175.
1
杜海滨,杜立滨.
乐安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3(20):284-284.
2
李宁,张清秀.
裂缝型碳酸盐岩应力敏感性评价室内实验方法研究[J]
.天然气工业,2000,20(3):30-33.
被引量:29
3
罗会琼.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
.化工管理,2014(8):101-101.
4
叶挺.
钻井液对克拉玛依砾岩油藏损害的调查分析[J]
.新疆石油科技,1993,0(2):1-7.
5
周林波.
碳酸盐岩水平井分段酸压参数优化与应用[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6,6(3):37-40.
被引量:4
6
大型深穿透复合酸压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科技成果,2015,0(24):36-37.
7
张波,薛承瑾,周林波,张烨.
多级酸压在超深裂缝型碳酸盐岩水平井的应用[J]
.新疆石油地质,2013,34(2):232-234.
被引量:7
8
刘立峰,孙赞东,赵海涛,能源.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建模[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5):8-14.
被引量:3
9
李栋,牟建业,姚茂堂,张路锋,邵俊杰,程相征.
裂缝型储层酸压暂堵材料实验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16(2):158-164.
被引量:8
10
刘明德.
示功图计算产量简易法[J]
.石油石化节能,1989(4):17-19.
被引量:1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