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立科学的中国小说史学——孙楷第先生晚年“自述”及其他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72年我从中国剧协调到中华书局,仍从事编辑工作。当其时,外界还在“批林批孔”,这里却聚集了从全国各地“牛棚”中抢救出来的史学界的耆宿,心无旁骛地校点起“二十四史”。随后文学方面的编辑工作也逐步恢复,阅读稿件、联系作者,我也开始熟悉起新的工作。在这书香四溢的世外净土,“出入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环境中,使我既得到学习锻炼,也得以先后结识如朱东润、王季思、顾学颉等学者名家,孙楷第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
黄克
机构地区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关键词
孙楷第
小说史学
先生
中国
晚年
科学
“二十四史”
编辑工作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5
1
卢仁龙.
《经义考》综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90(2):334-341.
被引量:2
2
欧阳健,萧相恺.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编纂中若干目录学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1989(3):329-335.
被引量:1
3
“小旋风柴进里人”为孙楷第之别署[J]
.文献,1989(4):244-244.
被引量:1
4
欧阳健.
《隋唐演义》“缀集成帙”考[J]
.文献,1988(2):63-94.
被引量:12
5
齐裕焜.
论隋唐系统小说的演化[J]
.明清小说研究,1988(4):16-29.
被引量:3
6
周祖谟,余淑宜.
余嘉锡先生学行忆往[J]
.中国文化,1996(1):236-243.
被引量:5
7
石昌渝.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总目》[J]
.明清小说研究,2004(3):232-234.
被引量:1
8
刘倩.
孙楷第与中国通俗小说目录学的建立[J]
.文史知识,2006(6):84-91.
被引量:2
9
张升.
董康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J]
.新世纪图书馆,2006(5):68-69.
被引量:3
10
黎锦熙.“第五库”书目的一脔[J].国语周刊,1925(21):3-5.
引证文献
9
1
刘浩.
黎锦熙的《史传演义举目》与一段被遗忘的小说目录学史[J]
.新世纪图书馆,2015(4):86-90.
2
彭利芝.
新见辅仁论文《论隋唐演义之来源及其演变》论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114-123.
被引量:2
3
彭利芝.
老凤声清引雏凤--新见辅仁大学小说选题论文论略[J]
.励耘学刊,2022(2):350-370.
被引量:1
4
李爽.
传统与现代并行不悖——《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小说观探析[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3(1):175-188.
5
叶楚炎.
征其故实与考其原委——孙楷第先生古代小说本事研究[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39(3):5-14.
6
温庆新.
目录学视阈下孙楷第对通俗小说的现代建构——以“四大奇书”为中心[J]
.江淮论坛,2023(3):176-182.
7
叶楚炎.
“簿录分类”:目录学视域下中国通俗小说部类之学的建立及其意义[J]
.文献,2023(5):174-192.
8
李爽,汪楷淇.
董康与《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考释--兼论其小说观中的“区分”意识[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9(4):49-59.
9
张玄.
新发现孙楷第《元佚曲故事考》稿本述略[J]
.文化遗产,2024(6):45-53.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彭利芝.
老凤声清引雏凤--新见辅仁大学小说选题论文论略[J]
.励耘学刊,2022(2):350-370.
被引量:1
2
彭利芝.
新见《唐人传奇概论》及其孙楷第评语[J]
.文学研究,2024,10(1):169-177.
1
高旭东.
继往开来泣吾师[J]
.鲁迅研究月刊,1999(1):55-57.
2
王吉鹏,吴金梅.
“学者鲁迅”研究的又一部力作--评鲍国华近作《鲁迅小说史学研究》[J]
.鲁迅研究月刊,2009(8):82-84.
3
尚继武.
古代小说史学视界批评的思维模式[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9(2):114-119.
被引量:1
4
杨小燕.
雪落黄河静无声——浅析《我们仨》的艺术风格[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8):103-105.
5
樊晓玲.
让书香四溢[J]
.草原,2013,0(6):110-112.
6
张明扬.
顾颉刚的“朋友圈”[J]
.读书文摘,2015(10):42-43.
7
郑红翠.
古代游冥故事的“实录”叙事特征[J]
.北方论丛,2016(1):19-23.
8
张学军.
孙昌熙先生研治鲁迅和现代文学的成就[J]
.文史哲,2011(5):66-73.
9
赵宽熙.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以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为中心[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5):694-699.
被引量:6
10
李思乐.
“问渠那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初读孙昌熙先生《鲁迅“小说史学”初探》[J]
.鲁迅研究月刊,1990(10):48-54.
文学遗产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