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人格特征,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本文在对影响大学生弱势群体人格的消极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健康人格;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自律性人格;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塑造适应性人格;完善教师修养,树立榜样性人格的对策。
作者
夏金元
机构地区
郧阳师范学院英语系副教授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7期75-77,共3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大学生弱势群体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
对策
分类号
G441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胡冬梅.
关于救助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7):60-61.
被引量:20
2
甘新民.
重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8(1):26-28.
被引量:5
3
杨永欣.
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现状及对策[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3(1):37-38.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56
1
于绒.
高校图书馆为弱势学生群体服务的思考[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3):115-116.
被引量:1
2
陈丹霞.
关于当前高校新型弱势群体的思考[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5):44-45.
被引量:1
3
李宜江,郑爱龙.
大学生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保护问题探析[J]
.滁州学院学报,2005,7(2):16-18.
被引量:1
4
龚美德,张小红.
基于社会大变革背景下的大学生弱势群体研究[J]
.大家,2010(11):85-86.
5
闾秋敏.
也谈关爱高职学生中的弱势群体[J]
.成才之路,2008,0(19):17-18.
6
张琳,龚红果.
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6):43-44.
被引量:17
7
覃双凌.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6):163-165.
被引量:10
8
翁曦勉,周小斌,诸森儿.
谈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其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05(5):128-130.
被引量:6
9
张琳,丁维明.
对大学毕业生中弱势群体问题的思考[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2):239-241.
被引量:7
10
赵雄辉,曹中平.
大学生弱势群体特征的调查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80-84.
被引量:36
同被引文献
14
1
杨国志,任华.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探讨[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79-180.
被引量:6
2
吴洁菲.
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关注与管理[J]
.教书育人(大学频道),2005,0(9):22-23.
被引量:3
3
赵雄辉.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2):88-91.
被引量:14
4
唐素芝.
论主体意识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转化[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2):95-96.
被引量:3
5
贺建云.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116-117.
被引量:3
6
赵跃.试论当今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心理现状及其心理素质的提高.科技信息,2008,(30):361-363.
7
曹殊.
高校毕业生成为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8):8-9.
被引量:21
8
邹佳帅.简析影响弱势群体家庭中学生人格问题的要素及其对策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01):152-153.
9
赵跃.试论当今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心理现状及其心理素质的提高[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0)
10
赵员秋,张玲娥,潘志华.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10(1):68-7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4
1
师妍.
高校弱势群体心理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3):126-128.
被引量:3
2
黄忠民,宋宏宇,于学武,金璐.
高校弱势群体家庭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242-243.
3
邹佳帅.
高职校弱势群体学生消极人格归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63-66.
4
谢洪浪.
高校双困生政策对大学就业指导的影响分析[J]
.青年时代,2016,0(11):185-185.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斐,张宏宇,袁莉敏,许燕.
乐观对弱势大学生心理韧性和抑郁的影响[J]
.中国特殊教育,2014(2):67-72.
被引量:8
2
黄忠民,宋宏宇,于学武,金璐.
高校弱势群体家庭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242-243.
3
梁立芬.
“史今”这个人物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J]
.中国职工教育,2013,0(12X):70-70.
1
肖静芬.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
.才智,2014,0(28):142-142.
2
马骏.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
.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12):20-21.
被引量:4
3
刘灿.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5,0(21):403-404.
4
王星星.
谈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
.科学中国人,2014(3X):157-158.
5
谭莉莉.
浅析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
.企业导报,2012(14):228-228.
6
刘洋.
高职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6):153-154.
被引量:1
7
周燕.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87-87.
被引量:5
8
万谦,陈戈,徐茗圆.
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14):25-25.
被引量:1
9
石丹丹.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7(5):238-239.
被引量:5
10
李爱珍.
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
.职业,2012(17):58-59.
被引量:2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