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气候变化诉讼研究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气候变化诉讼是美国近年来环境法上日益受人关注的一种诉讼形式。气候变化诉讼特点如下:气候变化诉讼参加人往往较多,潜在的被告主要包括政府和企业,潜在的原告主要包括私人产权所有者和州、地方政府;气候变化诉讼提起依据复杂多样,包括成文法、普通法和国际法律规范等。气候变化诉讼是美国民众及地方政府应对联邦政府消极不作为的气候变化策略的一种重要举措。
作者
陈冬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9-71,共3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
环境法
气候变化
诉讼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07
参考文献
12
1
Hari M. Osofsky, Symposium: Climate Change Liability and the Allocation of Risk: Climate Change Litigation as Pluralist Legal Dialogue? 26 Start. Envtl. L.J. 181, 182 (2007).
2
406 F. Supp. 2d at 267.
3
David Hunter& 3ames Salzman, Negligence in the Air: the Duty of Care in Climate Change Litigation, 155 U. Pa. L. Rev. 1741, 1750 (2007).
4
我国台湾地区环境咨询中心http://e-info.org.tw/node/14574(2008-01-09访问).
5
David Hunter& James Salzman, Negligence in the Air: the Duty of Care in Climate Change Litigation, 155U. Pa. L. Rev. 1741, 1751-52 (2007).
6
127 S.Ct. 1438 (2007).
7
Sara C. Aminzadeh, A Moral Imperative: The Human Rights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30 Hastings Int'l & Comp. L. Rev. 231, 234-35 (2007).
8
Cinnamon Carlarne,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an Ocean Apart: EU & US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Compared, 14 Penn St. Envtl. L. Rev. 435, 454 (2006).
9
Cinnamon Carlarne,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an Ocean Apart: EU & US Climate Change Policies Compared, 14 Penn St. Envtl. L. Rev. 435, 453-55 (2006).
10
David Hunter& James Salzman, Negligence in the Air: the Duty of Care in Climate Change Litigation, 155 U. Pa. L. Rev. 1741, 1753 (200?).
同被引文献
110
1
张忠民.
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兼谈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关系[J]
.政治与法律,2022(7):34-47.
被引量:47
2
谢鸿飞.
气候变化侵权责任的成立及其障碍[J]
.政治与法律,2022(7):2-17.
被引量:31
3
张忠利.
应对气候变化诉讼中国家注意义务的司法认定——以“Urgenda Foundation诉荷兰”案为例[J]
.法律适用,2019,0(18):99-111.
被引量:26
4
Edward J. Imwinkelried,王进喜,甄秦峰.
从过去30年美国使用专家证言的法律经历中应吸取的教训[J]
.证据科学,2007(5):181-209.
被引量:16
5
李丽平,周国梅,季浩宇.
污染减排的协同效应评价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2):91-95.
被引量:50
6
赵绘宇.
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进展性研究[J]
.东方法学,2008(6):111-118.
被引量:13
7
何家弘.
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对西方证据法的再认识[J]
.环球法律评论,1999,21(4):32-51.
被引量:56
8
薛晓源,刘国良.
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1):44-55.
被引量:466
9
安培浚,高峰,侯春梅.
美国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新战略规划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28(6):95-100.
被引量:6
10
何钢.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J]
.世界环境,2007(2):91-9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8
1
杜群.
《巴黎协定》对气候变化诉讼发展的实证意义[J]
.政治与法律,2022(7):48-64.
被引量:38
2
张忠民.
气候变化诉讼的中国范式——兼谈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关系[J]
.政治与法律,2022(7):34-47.
被引量:47
3
赵绘宇.
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进展性研究[J]
.东方法学,2008(6):111-118.
被引量:13
4
史长青.
科学证据的风险及其规避[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18(1):119-128.
被引量:22
5
谢鸿飞,欧达婧.
解释论下惩罚性赔偿在气候变化侵权责任中的适用探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2):12-22.
被引量:2
6
李树训.
气候变化应对案的法律化:内涵界定与诉权基础[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7(3):59-69.
被引量:3
7
史学瀛,田静.
“双碳”目标下中国气候变化诉讼的法治因应[J]
.中国环境管理,2023,15(6):124-131.
被引量:3
8
储柳丹.
新型环境问题的环境司法应对——以澳大利亚气候变化环境影响评价司法审查案为例[J]
.中国环境法治,2013(2):66-7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
赵骏,陈卓尔.
论风险预防原则在气候诉讼中的扩张适用及中国因应——以“地球之友等诉壳牌公司案”为例[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3):32-42.
被引量:4
2
杜群.
《巴黎协定》对气候变化诉讼发展的实证意义[J]
.政治与法律,2022(7):48-64.
被引量:38
3
孙皓.
僵化与恣意之间:刑事司法决策的经验尺度[J]
.环球法律评论,2021,43(3):100-116.
被引量:6
4
陈幸欢,陆景亮.
民事诉讼测谎隐性适用检视与包容性规制路径——以207份判决书为样本[J]
.法治论坛,2023(1):299-313.
被引量:1
5
潘溪.
重新鉴定作为民事再审新证据的适用研究[J]
.证据科学,2021(2):149-163.
被引量:3
6
高琪.
气候变化应对类ESG诉讼:对策与路径[J]
.东方法学,2023(4):165-177.
被引量:7
7
李惠民,马丽,齐晔.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过程比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7):51-56.
被引量:6
8
陈涛,张泓波.
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公众气候素养之比较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12,25(1):106-110.
9
袁振华,温融.
气候变化背景下美国温室气体排放许可立法的最新实施规则论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12(5):160-167.
被引量:1
10
胡海超.
克林顿以来美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行为特征分析[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4):50-53.
1
陈道馥.
破产和私产[J]
.经济月刊,2002(11):70-71.
2
笑蜀.
中国公共空间的生长点[J]
.学习博览,2008,0(4):36-38.
3
赵宗博.
关于我国私人产权法律保护问题的思考[J]
.中国西部科技,2004,3(8):110-112.
被引量:1
4
陈志武.
私人产权能减少环境污染[J]
.新财富,2005(1):40-41.
被引量:2
5
靳学军,范君.
公司诉讼特点及司法规制[J]
.法律适用,2008(11):86-89.
6
李万忠.
浅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特点及其诉讼价值[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8):64-66.
被引量:2
7
剧剑涛.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
.前沿,2005(9):127-128.
被引量:4
8
万崎.
简析求刑之诉与求偿之诉关系[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3):120-121.
9
王喜红.
“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3):53-55.
10
潘舒舒.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构建[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1(5):42-43.
环境保护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