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13-14,共2页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简介
方利根,男,1968年生,农艺师。
同被引文献36
-
1何录秋,王长新,张延春,陈治锋,陈鹏峰,张亚.湖南烟稻轮作区轮作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04,24(4):45-46. 被引量:22
-
2汤一卒,徐克芳,江华山,翟虎渠.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叶位特性[J].江苏农业学报,1994,10(1):24-30. 被引量:8
-
3栾静,张雪保,杨平,许承平,何太平,李晓春.郑州沿黄稻区水稻盘育抛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6,35(7):30-31. 被引量:31
-
4张寿南,翁俊基.种烟对土壤肥力影响及烟后稻施肥肥效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5):76-77. 被引量:7
-
5罗国清,魏从友.中稻春播播撒哑谷法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5):113-113. 被引量:2
-
6徐健.武夷山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23-123. 被引量:11
-
7卓美兰.烟后稻强化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9):114-115. 被引量:4
-
8李林辉,徐国祥,覃立群,盛良学.烟—稻连作效益分析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25-125. 被引量:5
-
9邵景安,唐晓红,魏朝富,谢德体.保护性耕作对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英文)[J].生态学报,2007,27(11):4434-4442. 被引量:32
-
10江泽普,黄绍民,韦广泼,陈伯伦,蒙炎成,苏天明,李振经.不同免耕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2):362-365.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9
-
1蔡光璟.优质稻新组合天优3301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9):195-195.
-
2黄凤珍.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29-29. 被引量:3
-
3唐贞澜,段德芳,胡玉霞.菜茬晚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35-36.
-
4裴志军.烟后稻育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37-37.
-
5孙玉晓,彭五星,向邦楚,沈克顺,王俊勇,刘焰.宣恩县烤烟不适用烟叶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70-71. 被引量:4
-
6尚健.烟后稻软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2):43-43.
-
7朱宏生.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4):143-143. 被引量:2
-
8邱桂如.宁化县烟后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0,38(4):8-11. 被引量:8
-
9邱桂如.广8优粤禾丝苗作烟后稻机插表现及高质高效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1,41(1):66-6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20
-
1裴志军.烟后稻育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37-37.
-
2杨天乐.烤烟不适用烟叶处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园艺,2014,37(5):16-16. 被引量:2
-
3余文财.武夷山市上梅乡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20):180-180.
-
4杨丙钊,赵永振,申洪涛.田间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生产有机肥运输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1):210-213.
-
5上官力,任晓红,李贤慧,胡少鹏,冉娟,向亚玲,丁进伟,陈贞生,郭敬红,覃永生.不同时间处理上部不适用烟叶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9):1695-1699. 被引量:4
-
6邱桂如.广8优粤禾丝苗作烟后稻机插表现及高质高效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21,41(1):66-69. 被引量:5
-
7冯翔.摘除田间不适用鲜烟叶对烤烟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49-51.
-
8廖玉琴.永定区烟后稻氮磷钾施肥效应与肥料利用率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22(1):48-53. 被引量:6
-
9邱剑华.再生稻机收低留桩品种筛选试验[J].现代化农业,2022(5):57-58. 被引量:1
-
10邱英东.多效唑浓度和秧龄对烟后稻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福建稻麦科技,2022,40(3):31-34. 被引量:2
-
1余波.草莓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2004(11):14-14.
-
2林昌镇.推广超级再生稻 实现水稻增产增收[J].福建农业,2009(3):8-9.
-
3杨学.亚麻发展形势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6):21-23. 被引量:1
-
4王社英.沙田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4,20(12):30-31. 被引量:1
-
5李秀梅.亚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4(12):32-33. 被引量:1
-
6陆新华,孙光明,孙德权.菠萝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7(3):64-65. 被引量:2
-
7赵玉山.良种良法配套推广中存在的问题[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5):31-31. 被引量:2
-
8兰海滨,钱映雪.漳州市水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4):36-39. 被引量:1
-
9王文芬.黄河三角洲莲藕硬池格墙式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山东蔬菜,2005(1):37-38. 被引量:1
-
10鲁清林.河西地区开发硬粒小麦生产的优势与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2,33(4):9-11.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