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以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校园文化是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受城市文化建设的影响。如何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不仅是个理论课题也是个现实课题。
作者
马忠石
王洪斌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67-168,共2页
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
城市文化
关系
互动
分类号
G123 [文化科学]
作者简介
马忠石(1977-),男,湖南隆回人,硕士,主要从事学生管理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4
1
曾军,王洪斌.
浅论湘潭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J]
.科技信息,2007(21):23-24.
被引量:1
2
王宗光.
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助推作用[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7):1-3.
被引量:32
3
李新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9(3):46-48.
被引量:2
4
薛蓉.
高等教育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5(11):26-2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隋成竹.
城市文化发展与大学的历史责任[J]
.学理论,2010(36):145-147.
被引量:5
2
孙天胜,戚洪.
大学在城市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2):84-87.
被引量:19
3
张希胜,章仁彪,白庆华.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34-36.
被引量:10
4
冯洪,郭苏芝.
对校园篮球文化的理性思考[J]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1):14-15.
被引量:33
5
孟三爱.
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73-76.
被引量:10
6
马忠石,王洪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以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5):167-168.
被引量:11
7
赵洪波,吴岚.
论当代大学文化的现实价值——以城市文化建设为视角[J]
.宜宾学院学报,2008,8(5):121-123.
被引量:1
8
邱相君.
以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557-559.
被引量:14
9
樊清华,朱卫东,欧小琴.
论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推动作用[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5):749-750.
被引量:4
10
韩绍飞,谢超.
高等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2):243-24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5
1
雷国雄,艾军.
广西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教育问题探析[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S1):330-332.
2
唐虹.
高校校园文化融入“文化城市”建设的探讨[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0).
被引量:1
3
隋成竹.
城市文化发展与大学的历史责任[J]
.学理论,2010(36):145-147.
被引量:5
4
张希胜,章仁彪,白庆华.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34-36.
被引量:10
5
冯洪,郭苏芝.
对校园篮球文化的理性思考[J]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1):14-15.
被引量:33
6
张占文.
传播校园篮球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J]
.陇东学院学报,2008,19(2):52-54.
被引量:5
7
孟三爱.
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73-76.
被引量:10
8
赵洪波,吴岚.
论当代大学文化的现实价值——以城市文化建设为视角[J]
.宜宾学院学报,2008,8(5):121-123.
被引量:1
9
邱相君.
以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557-559.
被引量:14
10
樊清华,朱卫东,欧小琴.
论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推动作用[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5):749-75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3
1
刘学平.
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及提升策略[J]
.潍坊学院学报,2009,9(3):138-139.
被引量:5
2
何宏祥.
推进文化建设 提升城市品位[J]
.淮海文汇,2009(1):20-21.
被引量:2
3
孙孝建.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8(2):1-5.
被引量:1
4
魏德功.
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103-105.
被引量:10
5
贺晓光,邵广军.
浅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目标[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4(6):18-20.
被引量:2
6
刘经纬,杨妙春,黄超.
论高校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19(4):47-48.
被引量:1
7
隋成竹.
城市文化发展与大学的历史责任[J]
.学理论,2010(36):145-147.
被引量:5
8
李新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9(3):46-48.
被引量:2
9
孙天胜,戚洪.
大学在城市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2):84-87.
被引量:19
10
张希胜,章仁彪,白庆华.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34-3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1
1
梁景时.
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辐射作用思考[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18-23.
被引量:2
2
肖建国.
大学文化建设对城市文化软实力提高的功能性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5):12-14.
被引量:4
3
张师帅.
区域城市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互动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33(1):137-140.
被引量:2
4
董方红.
城市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地域个性研究——以辽宁科技学院为例[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0(8):24-24.
5
董方红.
城市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地域个性研究——以辽宁科技学院为例[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0(8):24-24.
6
李春凤.
高校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路径研究[J]
.才智,2018(34):63-63.
被引量:1
7
高雅斌,包艳宇,田秀红,朱美静.
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引领和推动作用[J]
.青年文学家,2011(20):193-193.
被引量:2
8
陈磊.
乐山高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模式及路径研究——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
.文教资料,2017(26):54-55.
被引量:1
9
韩立,王栓宝,朱光玉.
高职校园文化与衡水区域文化融合的路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5):9-9.
10
袁永军,佟新阳,刘雪晶,李娜.
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发展研究——以驻保高校为例[J]
.山西青年,2019,0(6):26-2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唐虹.
高校校园文化融入“文化城市”建设的探讨[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0).
被引量:1
2
隋成竹.
城市文化发展与大学的历史责任[J]
.学理论,2010(36):145-147.
被引量:5
3
张希胜,章仁彪,白庆华.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34-36.
被引量:10
4
冯洪,郭苏芝.
对校园篮球文化的理性思考[J]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1):14-15.
被引量:33
5
张占文.
传播校园篮球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J]
.陇东学院学报,2008,19(2):52-54.
被引量:5
6
孟三爱.
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73-76.
被引量:10
7
马忠石,王洪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以湖南科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5):167-168.
被引量:11
8
赵洪波,吴岚.
论当代大学文化的现实价值——以城市文化建设为视角[J]
.宜宾学院学报,2008,8(5):121-123.
被引量:1
9
邱相君.
以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557-559.
被引量:14
10
樊清华,朱卫东,欧小琴.
论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推动作用[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5):749-750.
被引量:4
1
何爱平.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前提下如何更有效地发展民俗化[J]
.青年时代,2016,0(2):84-84.
2
宋伟宏.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J]
.博物馆研究,2006(3):76-80.
被引量:15
3
姚媛.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12):5-5.
4
顾杰善.
三论稳步推进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J]
.奋斗,2008(9):42-43.
5
黄远珍,杨阳.
“一带一路”背景下鄂尔多斯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保护对策探析[J]
.中国市场,2016(34):149-150.
被引量:1
6
张江明.
一项重大而迫切的理论课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研究——于幼军同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引发的话题——探索文化建设与文化研究的大思路[J]
.学术研究,2000(6):5-13.
7
崔向阳.
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互动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8(3):141-151.
被引量:10
8
丁爱霞,彭刚.
工科数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
.科学时代,2011(1):158-159.
9
吴娟子,马勇,梁文惠.
澳门文化遗产旅游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机制研究[J]
.科技信息,2008(13):138-138.
被引量:8
10
余博.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4,22(3):37-41.
被引量:2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