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播期对油葵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以陇葵杂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6个不同播期对油葵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播期呈负相关(r=0.8217),4月下旬为中川地区适宜播期,产量、含油率较高,皮壳率低,籽粒饱满,出苗齐,痛、虫、鼠害少,能获得优质高产。
作者
卯旭辉
陈炳东
葛玉彬
机构地区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6-7,25,共3页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播期
油葵
产量
性状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卯旭辉(1972-),男,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向日葵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1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朱子华.
不同播期对郑黑糯1号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6):163-165.
被引量:3
2
范金萍,吕国锋,张伯桥,高德荣,吴立松,陆成彬,吴宏亚,张勇,程顺和.
播期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1):23-24.
被引量:26
3
王宙,麻慧芳.
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3):36-38.
被引量:51
4
燕妮,孙万仓,朱惠霞,武军艳,范惠玲,叶剑,刘雅丽,张亚红,曾军.
播期对冬油菜越冬率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250-253.
被引量:21
5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龚双军,李国英,杨德松,蔺国苍,王钦英.
不同棉花品种苗期抗寒性及其生理指标测定[J]
.中国棉花,2005,32(3):16-17.
被引量:23
2
胡胜武,黄继英,徐爱遐,王绥璋,马长珍.
甘蓝型油菜抗寒性与某些渗透物质的关系[J]
.西北农业学报,1994,3(1):24-28.
被引量:27
3
严寒,何海涛,田志宏.
温度胁迫对草地早熟禾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四川草原,2005(5):36-40.
被引量:6
4
牛锦凤,平吉成,王振平,王文举,李国.
几个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比较研究[J]
.北方园艺,2005(6):63-65.
被引量:16
5
马育华.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6
赵振东 宋建民 刘建军 等.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
7
王建设 王岳光 刘广田.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早代选择效应[A]..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8
苏维埃.植物对温度逆境的适应[A].见:余叔文.汤章城.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2版[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721~738.
9
邹琦.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8-59,54-55.
10
李焕章 韩学信.作物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共引文献
93
1
杨桂霞,赵广才,许轲,常旭虹,杨玉双,马少康,丰明,徐凤娇.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4):687-692.
被引量:89
2
骆叶青,周美兰,胡文彬,罗丕.
播种期对小麦影响的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8,22(S1):420-423.
被引量:4
3
顾克军,杨四军,张恒敢,黄玉鸾.
栽培措施对小麦籽粒主要加工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13-1016.
被引量:8
4
慕军鹏,尚勋武,杨芳,李昌盛.
播期对春小麦籽粒性状和面粉品质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4):480-486.
被引量:11
5
朱冬梅,刘蓉蓉,马谈斌,郭文善,张伯桥,高德荣,彭永欣.
弱筋小麦扬麦15优质高产群体调控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6):16-21.
被引量:5
6
李淦,胡铁柱,王新李,李小利,牛战磊.
行距配比和播期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4(4):20-22.
被引量:17
7
雷钧杰,赵奇,陈兴武,赛力汗,吴锦秀.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1):75-79.
被引量:35
8
袁俊秀,尚勋武,马小乐,王化俊,杨文雄,李昌盛.
播期对春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42(5):73-78.
被引量:16
9
李建勇,王正银.
小麦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3(6):100-104.
被引量:6
10
雷钧杰,宋敏.
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B11):138-141.
被引量:36
同被引文献
42
1
王德兴,崔良基,魏守恩,刘金刚.
我国当前发展油用向日葵生产的潜力[J]
.杂粮作物,2004,24(5):294-297.
被引量:34
2
刘云华.
油葵新品种比较试验小结[J]
.青海农技推广,2004(4):56-58.
被引量:2
3
刘鲲鹏,雷沈英,刘成益,林昌庭.
油用向日葵新品种G101栽培技术初报[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31(B12):12-13.
被引量:5
4
刘春卿,杨劲松,陈德明,刘广明.
不同耐盐性作物对盐胁迫的响应研究[J]
.土壤学报,2005,42(6):993-998.
被引量:30
5
陈树林,魏良民,扬新东,李晓雷,马献伟,张芳.
当前我国食葵生产和品种应用状况分析[J]
.种子世界,2006(1):31-33.
被引量:8
6
唐庆华,宋超,姚丽霞,龙均,李国英.
新疆向日葵菌核病品种抗病性的鉴定初报[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4):423-425.
被引量:6
7
李丽淑 谭冠宁 唐荣华 何海旺 蒋菁.广西油葵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广西农业科学,2007,38(2):338-339.
8
陶佩君,王娜,周志军,张月辰.
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农业节水技术及其应用选择分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8,27(2):34-37.
被引量:21
9
彭秉玉,毛小锋.
优质油葵新品种美葵562引进、筛选与试验研究[J]
.种子,2008,27(7):99-100.
被引量:3
10
刘杰,张美丽,张义,石德成.
人工模拟盐、碱环境对向日葵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8,34(10):1818-1825.
被引量:105
引证文献
7
1
李丽淑,韦本辉,谭冠宁,王晖,蒋菁.
桂南地区秋冬油葵播期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2):138-140.
被引量:4
2
林晓燕,肖欢喜.
不同向日葵品种对比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9(6):23-23.
被引量:1
3
张春芝,鲁雪林,王秀萍,张国新,刘雅辉,王婷婷.
盐碱地油葵适宜播期试验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16(6):57-58.
4
李积铭,李锴雯,李和平,张玉兰,李爱国.
华北低平原区高产油葵新品种比较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7):46-47.
被引量:6
5
李积铭,李和平,张玉兰,李爱国,宋聪敏.
适宜黑龙港流域种植的油葵品种筛选[J]
.河北农业科学,2016,20(2):74-76.
被引量:4
6
胡杨,白苇,杨素梅,丁洁.
不同栽培因素对油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22(3):59-64.
7
刘志坤,宋利玲,董若征,李晓丽,刘奎胜.
油葵标准化种植技术模式研究[J]
.基层农技推广,2017(10):20-2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赖树情.
杂交油葵在武宣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广西农学报,2009,24(5):59-61.
被引量:5
2
黄芳鹤.
推进来宾市油葵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
.广西农学报,2010,25(1):82-84.
被引量:2
3
郝水源,刘树民,田光华,赵斌,宝格日乐,闫淑珍,王新亮.
不同育苗时期对向日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2):51-52.
被引量:1
4
杨春安,肖才升,朱春生,李玉芳,马杰,易先辉.
湖南油葵生产现状及其发展设想[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4):251-252.
被引量:7
5
李积铭,李和平,赵海林,刘桂华,李爱国,宋聪敏.
两种不同灌溉方式对华北低平原区油葵生长发育的影响[J]
.分子植物育种,2018,16(2):678-682.
被引量:2
6
姚佳宾,李和平,吴鑫淼,高赢磊,李积铭,李爱国,郄志红.
不同灌水下限对盆栽油葵生长、耗水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5):23-27.
被引量:11
7
李积铭,李和平,李爱国,宋聪敏,刘桂华.
膜下滴灌和膜下渗灌对油葵生长发育影响比较[J]
.分子植物育种,2018,16(12):4119-4123.
被引量:7
8
王凯辉,赵存鹏,刘素恩,耿军义,郭宝生,李丹,李军英,王兆晓.
早熟 抗病 高产油用向日葵新品种冀葵1号选育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8,22(6):77-79.
被引量:2
9
李积铭,李爱国,贾英全,宋聪敏,刘桂华,徐桂真,李和平.
机械化栽培条件下株距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19(6):71-75.
被引量:3
10
胡杨,白苇,杨素梅,徐桂真,耿青松.
河北省油葵品种多点比较试验分析[J]
.农学学报,2020,10(10):24-29.
被引量:2
1
蔡学国.
影响冀北地区油葵产量的主要因素[J]
.绿色科技,2016,18(17):97-98.
2
贾秀苹,岳云,陈炳东.
盐胁迫对油葵生育时期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J]
.作物杂志,2009(6):45-48.
被引量:11
3
王睿.
杂交油葵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5):64-64.
被引量:2
4
胡志桥,赖丽芳,郭天文.
油葵施用钾肥增产效应研究试验[J]
.甘肃科技,2007,23(12):243-244.
被引量:7
5
马文礼,许强,康建宏,李勇.
宁夏引黄灌区不同灌溉定额下油葵耗水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2005,26(2):1-5.
被引量:13
6
马孝林,盛彦鑫,周丽娜.
施氮量对宁夏银北油葵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宁夏农林科技,2013,54(12):55-58.
被引量:3
7
丛立军,王艳丽.
油葵的高产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7):106-106.
被引量:2
8
李丽淑,韦本辉,谭冠宁,王晖,蒋菁.
桂南地区秋冬油葵播期试验[J]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2):138-140.
被引量:4
9
丁逸,陶若娟.
油葵茎黑斑病的防治技术[J]
.农村科技,2009(5):43-43.
10
王晓军,何文寿,马廷吉,王勤芳,王勤,王海军.
不同氮磷配比对旱作土壤养分和油葵产量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2(17):179-183.
被引量:3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