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这样教,会使学生参与更有效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在教改之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试图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努力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探究问题、组织讨论,看似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场面热闹,但往往是“为情境而情境”“假问题”“假讨论”“假合作”,学生的主体性并未真正得以体现。主要表现在:(1)由于对主体参与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致使在课堂上出现“只要动就是参与”的误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形式参与;
作者 方仙来
出处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34,共6页 History Teaching
作者简介 方仙来,男,196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育和教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6

  • 1马特·里德利.红色皇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228、15.
  • 2刘祖云.杜会交往新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3.
  • 3刘敬鲁 刘敬东.论个体主体性生成的内在机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4).
  • 4[英]埃里克·霍尔.教育公共关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53.
  • 5[保]尼科洛夫.人的活动结构[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130
  • 6郑兴求.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08.

共引文献73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