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双证制度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思考
被引量: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以及双证制度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提出了双证制度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原则性建议,包括开发一个开放的课程开发技术标准、建立适应职业资格要求的职业学校课程结构、加快推进有利于双证互换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和构建“一书多证”的转换模式。
作者
苏敏
机构地区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北京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8-40,共3页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双证制度
学历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C975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1
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职业技术教育文件选编1978-1988[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
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
职业教育教学协作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调查报告.2006,(12).
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molss.gov.cn/gb/ywzn/2006-02/14/content_106387.htm.
共引文献
2
1
苏敏.
对职业学校学历与培养目标的探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30):25-27.
被引量:5
2
张乐天.
中国乡村教育的百年[J]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1(4):7-10.
同被引文献
52
1
甄凯玉.
职业能力与职业资格证书[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6):67-68.
被引量:19
2
邓海涛.
推行双证书制度 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S2):248-249.
被引量:3
3
杨恒,刘骏.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及其对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实践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为案例[J]
.大家,2012(10):350-351.
被引量:1
4
黄国梁.
职业技能开发体系的重要支柱——职业技能鉴定[J]
.上海电力,2000,13(3):55-56.
被引量:1
5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研究>课题组.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8-21.
被引量:41
6
梁快,刘守义.
论高职院校在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中的作用[J]
.教育与职业,2005(12):15-17.
被引量:11
7
唐奉生.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J]
.摩托车,2005(10):41-42.
被引量:1
8
赵成,陈通.
“双证制”的含义与选择[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4):24-26.
被引量:15
9
黄盛兰.
试论规范职业资格鉴定与高职教学改革[J]
.职教论坛,2006,22(03X):21-23.
被引量:10
10
胡伟光.
对高职“双证课程”改革的思考[J]
.石油教育,2006(2):26-2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6
1
赵波,牛卉原,韩海玲.
基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双证书”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2):104-106.
被引量:2
2
周玉蓉,赵计平.
高等职业院校“双证融通”的探索与实施[J]
.教育与职业,2010(30):27-28.
被引量:14
3
胡裕飞.
高职《针织工艺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40(1):111-112.
4
唐福兴.
对高职染整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探讨[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40(3):74-75.
5
钟建明.
“IT”类高职专业职业资格证项目、证书选考的初步研究——以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0):224-228.
6
柳连忠,王翠敏,高磊,胡玲玲.
关于高职双证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12(24):90-93.
被引量:2
7
程娟,钱晋,吴姗.
竞赛制与双证制结合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1):51-52.
8
柳连忠,高磊,胡玲玲,王玲,范继业,王翠敏.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双证课程开发路径实践探索[J]
.物流技术,2013,32(3):485-488.
被引量:1
9
韦发帮.
浅析双证制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J]
.新校园(中旬刊),2013(5):44-44.
10
陈海岩.
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思考——以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5):24-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杨兴国,李丹.
基于“双证融通”应用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育婴师-学历证融通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9):22-25.
被引量:1
2
柏丽敏.
汽车类专业职业教育“双证融通”培养模式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1(S1):5-6.
被引量:2
3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研究>课题组.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8-21.
被引量:41
4
路璐,冯震.
高等教育独立院校开展“双证教育”的思考[J]
.文教资料,2011(16):187-189.
5
陈安萍.
基于三位一体理念的高职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0):64-67.
被引量:12
6
马立泉.
“双证书”教学模式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122-123.
被引量:1
7
叶婷.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双证”教育研究——以金都管理学院为例[J]
.科学时代,2012(3):210-211.
8
黄蘋.
高职高专“双证书”制度实施途径研究与实践[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11):32-34.
被引量:7
9
张甫洁.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实施途径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10):13-13.
10
陈勤飞.
五年制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二次开发的探索[J]
.电子商务,2013,14(11):82-83.
1
岳荣华,高春雪.
从“双证制度”看中职教育教学改革[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8):52-52.
2
陈闽光.
浅评高校双证制度的实践[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22(4):79-81.
被引量:2
3
丁守成,袁桂慈,肖利梅,刘鸿全.
职业资格认证进入高校教育的探讨[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2(4):48-49.
被引量:6
4
公共事[J]
.民主与法制,2014(18):4-4.
5
王斌.
试述专业学位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意义[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25):61-61.
被引量:1
6
张天东.
对改进高校青年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09-111.
7
李玉环.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问题与建议[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8(2):62-64.
被引量:9
8
王慧.
加强实践教学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浅析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的发展战略[J]
.科技信息,2009(25):133-133.
被引量:2
9
钟秉林.
建议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发放学历证书[J]
.教育与职业,2013(16):6-6.
被引量:1
10
华天.
到新西兰去读什么?怎么读?[J]
.海外求学,2004(8):12-1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