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硝化-反硝化作用是氮素循环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气态氮的损失和污染生态环境的问题.是当今氮素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土壤硝化一反硝化作用的损失量、机理、研究方法及控制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作者
李振高
俞慎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81-286,共6页
Soil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470025
关键词
硝化
反硝化作用
氮素循环
损失机理
土壤
分类号
S153.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06
引证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367
参考文献
14
1
李良谟,伍期途,李振高,潘映华.
原位土壤中N_2O释放量的测定方法[J]
.土壤学报,1989,26(3):305-308.
被引量:6
2
李振高,潘映华,伍期途,李良谟.
太湖地区水稻土优势反硝化细菌的数量、组成与酶活性[J]
.土壤学报,1989,26(1):79-86.
被引量:12
3
李良谟,潘映华,伍期途,周秀如,李振高.氧化时电子受体的研究[J]土壤学报,1988(02).
4
朱兆良,张绍林,陈德立,蔡贵信,徐银华,J.R.Simpson,J.R.Freney,A.V.Jackson.黄淮海地区石灰性稻田土壤上不同混施方法下氮肥的去向和增产效果[J]土壤,1988(03).
5
李振高,万焕楣,吴留松,乔凤珍.水稻根际反硝化细菌生态分布的研究[J]土壤学报,1987(02).
6
朱兆良,蔡贵信,徐银华,张绍林.种稻下氮肥的氨挥发及其在氮素损失中的重要性的研究[J]土壤学报,1985(04).
7
关松荫.土壤脲酶抑制剂应用效果的研究[J]土壤通报,1985(05).
8
蔡贵信,朱兆良,朱宗武,A.C.F.Trevitt,J.R.Freney,J.R.Simpson.水稻田中碳铵和尿素的氮素损失的研究[J]土壤,1985(05).
9
李良谟,臧双,周秀如,潘映华.水稻根系对氮素损失的影响[J]土壤,1984(01).
10
曹志洪,S.K.迪达塔.N标记尿素)对稻田水层化学性质的影响及水稻对深施氮肥的回收率[J]土壤学报,1983(03).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蔡贵信,土壤,1985年,5期,225页
2
朱兆良,科学通报,1977年,11期,503页
3
程光胜,分析微生物学专辑,1988年
共引文献
15
1
郝文英.
土壤微生物研究工作的回顾——为庆祝建国40周年而作[J]
.土壤,1989,21(4):185-191.
被引量:7
2
刘培斌,郭亚洁.
土壤中氮素反硝化作用及其动力学规律的实验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4,15(4):15-19.
被引量:2
3
郭树凡,陈锡时,汪景宽.
覆膜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J]
.土壤通报,1995,26(1):36-39.
被引量:36
4
耿玉清,孙向阳.
北京低山区森林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1):38-43.
被引量:6
5
葛顺峰,姜远茂,彭福田,房祥吉,陈汝.
运用气压过程分离法测定旱地苹果园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3):330-333.
被引量:5
6
俞慎,李振高.
稻田生态系统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与氮素损失[J]
.应用生态学报,1999,10(5):630-634.
被引量:74
7
陈冠雄,商曙辉,于克伟,禹阿东,吴杰,王玉杰.
植物释放氧化亚氮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0,1(1):94-96.
被引量:67
8
卢伟伟,施卫明.
养猪场处理尾水灌溉对太湖地区水稻土硝酸根异化还原为铵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12,49(6):1120-1127.
被引量:4
9
冯琪,王睿,郑循华,张伟,邹建文.
厌氧条件下土壤反硝化气体(N_2、N_2O、NO)和CO_2排放——氦环境培养—气体同步直接测定法的应用初探[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3,18(3):297-310.
被引量:9
10
孙向阳,徐化成.
北京低山区两种人工林土壤中N_2O排放通量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1,37(5):57-63.
被引量:33
同被引文献
606
1
王艳芳.
土壤氮素转化与运移理论的研究进展[J]
.农业科学研究,2004,25(1):53-56.
被引量:9
2
张玉铭,胡春胜,董文旭,陈德立,张佳宝.
农田土壤N_2O生成与排放影响因素及N_2O总量估算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3):119-123.
被引量:32
3
何电源,王昌燎,邓世林,王凯荣,朱应远,廖先芩.
潜育化水稻土中有机物的矿化特性及杂交水稻对氮素的利用特点[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84,5(2):39-44.
被引量:8
4
邹国元,李新慧,张琳.
水稻土氮素硝化-反硝化损失的直接测定初报[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2(S2):79-82.
被引量:1
5
李香真,陈佐忠.
放牧草地生态系统中氮素的损失和管理[J]
.气候与环境研究,1997,0(3):44-53.
被引量:26
6
郭子武,王为宇,杨清平,李迎春,陈双林.
林地覆盖对雷竹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广西植物,2013,33(5):627-632.
被引量:11
7
李慧琳,韩勇,蔡祖聪.
上海地区水稻土氮素矿化及其模拟[J]
.土壤学报,2004,41(4):503-510.
被引量:27
8
金雪霞,范晓晖,蔡贵信,贺发云,李辉信,黄耀.
菜地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特征[J]
.土壤,2004,36(4):382-386.
被引量:35
9
刘志培,刘双江.
硝化作用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4):521-525.
被引量:79
10
郭天财,姚战军,王晨阳,王书丽,罗毅.
水肥运筹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0):1786-1791.
被引量:54
引证文献
32
1
陈志明,李广,吴建国,闫丽娟.
灌溉和施氮方式对甘肃陇中黄土高原春小麦产量和土壤含水量与有效氮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8-16.
被引量:5
2
张书中,黄玉波.
尿素转化与控制在夏玉米上的应用[J]
.农技服务,2007,24(12):64-65.
3
董燕,王正银.
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与植物利用效率[J]
.磷肥与复肥,2005,20(2):76-78.
被引量:40
4
和文祥,魏燕燕,蔡少华.
土壤反硝化酶活性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21-124.
被引量:19
5
白军红,李晓文,崔保山,王庆改.
湿地土壤氮素研究概述[J]
.土壤,2006,38(2):143-147.
被引量:23
6
刘义,陈劲松,刘庆,陈林武.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四川林业科技,2006,27(2):36-41.
被引量:44
7
陈军雄,张宏,泽柏.
高寒草甸氮素循环研究进展[J]
.山地学报,2006,24(B10):282-287.
8
母国宏,白红英,刘连杰.
水热条件对黄土性小麦田N_2O排放特征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4):1561-1567.
被引量:5
9
张国桢,李世清.
三种氨态氮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硝化作用的模拟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6):177-182.
被引量:14
10
钟文辉,蔡祖聪,尹力初,张鹤.
种植水稻和长期施用无机肥对红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和硝化作用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08,45(1):105-111.
被引量:24
二级引证文献
367
1
陈志明,李广,吴建国,闫丽娟.
灌溉和施氮方式对甘肃陇中黄土高原春小麦产量和土壤含水量与有效氮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8):8-16.
被引量:5
2
宗虎民,马德毅,王菊英,户江涛.
氟苯尼考对海洋沉积物酶活性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2008,27(2):128-130.
被引量:3
3
王毅勇,宋长春,闫百兴,王德宣,赵志春,娄彦景,宋新山.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湿地土壤CO_2通量研究[J]
.湿地科学,2003,1(2):111-114.
被引量:16
4
汪芳,牟瑞芳,侯祥宁.
湿地氮素的生物传输过程研究[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0(2):47-49.
被引量:3
5
刘遵奇,孟军,陈温福.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尿素分解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34(6):1142-1148.
被引量:22
6
熊汉锋,王运华.
湿地碳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2005,36(2):240-243.
被引量:39
7
胡明芳,田长彦,马英杰,王林霞,吕昭智.
南疆棉花磷钾肥底基础上的氮肥效应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3):153-156.
被引量:3
8
王阳,章明奎.
杭州城区及其边缘地区湿地反硝化潜力评价[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8):159-161.
被引量:2
9
左华.
介质筛护岸技术及其对桃花江的补水功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3):90-94.
被引量:1
10
聂立水,王登芝,王保国.
北京戒台寺古油松生长衰退与土壤条件关系初步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5):32-36.
被引量:22
1
范晓晖,朱兆良.
旱地土壤中的硝化-反硝化作用[J]
.土壤通报,2002,33(5):385-391.
被引量:91
2
朱成栋,陈青,李开绵.
朱砂叶螨为害对木薯光合特性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5):921-926.
被引量:4
3
李友宏,王芳,刘汝亮,赵天成,陈晨,杨正礼.
干旱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N_2O排放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197-15199.
被引量:1
4
张炎,史军辉,李磐,冯耀祖,马海刚.
农田土壤氮素损失与环境污染[J]
.新疆农业科学,2004,41(1):57-60.
被引量:34
5
张芝平.
种子处理的进展和展望[J]
.农药译丛,1995,17(2):15-17.
被引量:3
6
吴林安,杜亚光.
国营农场种子工作的进展和展望[J]
.现代化农业,1992(1):6-7.
7
孙清,周汝鸿.
烟草黑胫病损失机理的初步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26(4):366-369.
被引量:4
8
吴圣捷.
植物养分淋洗损失机理研究[J]
.乡村科技,2016,7(3):82-82.
9
李振高,俞慎,潘映华,王俊华,吴胜春.
水稻根际硝化─反硝化作用生态因子的水平空间变异[J]
.土壤学报,1999,36(1):111-117.
被引量:13
10
刘秋丽,马娟娟,孙西欢,李京玲.
土壤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因素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2011,1(4):79-83.
被引量:28
土壤
199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