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社会影响的后评价主要指标的分析与构建 被引量:5

To Analyse and Constituting the Main Post-Evaluation Index of Building Projects on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New University Camp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逐步从原先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于大学老校区的现状很大的限制了高校的继续发展,各高校纷纷开始新建新校区。近年来全国仅已建和在建的高校新校区130余所,占地分别在几百到几千亩。大学新校区作为城市郊区的科研文化中心,对于整个城市或区域社会的教育布局、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人力资源分配等等同样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的社会影响对完善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发挥大学知识辐射效应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original education to mass education. But the old university campus greatly restricts universities to developing. So every university begins to build new campus.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ore than 130 new campuses in China. New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as a research culture in the outskirts of a cit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ancillary services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机构地区 南京工业大学
出处 《价值工程》 2008年第5期24-27,共4页 Value Engineering
关键词 新校区 建设项目 社会影响 后评价 评价指标 new campus construction projects social impact post-evaluation evaluation index
作者简介 陈媛媛(198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 朱跃钊(1958-),男,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新校区-江浦校区建设工程一期、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 汪霄(1962-),女,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房地产,工程管理。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8

共引文献127

同被引文献22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