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蓝型两系杂交油菜异地(青海)制种技术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探索甘蓝型两系杂交油菜异地制种技术,在江西的宜春、靖安,青海的西宁、互助、平安等地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地点、不同隔离条件、父母本不同行比、不同播期试验,首创了一套两系杂交油菜高原制种新体系。
作者
张迁西
吴平
刘尊文
周贱根
袁卫红
周小萍
机构地区
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5-17,共3页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两系
异地
制种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张迁西(1963-),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及科研管理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刘尊文,彭芝兰,周小平,李海龙,周贱根,吴平.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的选育[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1):13-16.
被引量:30
2
沈俊高,刘宁,曹华,尹敬芳.
两系杂交油菜南北异地制种气象因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1):24-25.
被引量:4
3
刘尊文,吴平,刘宁,周贱根,尹敬芳.
赣油14号青海制种高产技术[J]
.江西农业科技,2000(1):32-33.
被引量:6
4
李海龙,刘尊文,吴平,刘宁,周贱根.
两系杂交油菜两优586高产制种技术[J]
.江西农业科技,2002(1):39-40.
被引量:3
5
李海龙,刘尊文,吴平,周贱根,刘宁,周小平.
光温敏两系杂交油菜青海高原制种研究[J]
.作物杂志,2001(5):43-43.
被引量:5
6
刘尊文,吴平,张迁西,周贱根,袁卫红,周小萍.
优质两系杂交油菜“赣两优二号”的选育[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10-11.
被引量:15
7
宋来强,邹晓芬,张建模,熊任香,戴兴临,程春明.
优质两系杂交油菜“赣油杂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1):23-2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张海清,刘雄伦,何觉民,戴君惕,邹应斌,周美兰.
两系杂交小麦研究 Ⅲ.两系杂种小麦优势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1993(1):7-9.
被引量:6
2
刘尊文,吴平,李海龙,刘宁,邹慧.
两系法杂交油菜研究现状及展望[J]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1):50-55.
被引量:12
3
杨光圣,傅廷栋,杨小牛,马朝芝.
甘蓝型油菜生态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研究Ⅰ.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遗传[J]
.作物学报,1995,21(2):129-135.
被引量:30
4
官春云.
改变冬油菜栽培方式,提高和发展油菜生产[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83-85.
被引量:147
5
刘尊文,彭芝兰,钟武辉,李海龙,周小萍.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杂23的选育及鉴定[J]
.中国油料,1996,18(3):7-9.
被引量:8
6
宋来强,邹晓芬,张建模,熊任香,戴兴临,程春明.
优质两系杂交油菜“赣油杂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1):23-25.
被引量:9
7
刘尊文,吴平,袁卫红,周贱根,周小萍.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N196S的选育[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5):654-657.
被引量:15
8
杨光圣,作物学报,1995年,1期,130页
9
席代文,湖南农业科学,1994年,4期,25页
10
石明松,中国农业科学,1985年,2期,44页
共引文献
53
1
陈卫江,李莓,曲亮.
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的应用改良[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S1):166-169.
被引量:1
2
刘尊文,吴平,李海龙,刘宁,邹慧.
两系法杂交油菜研究现状及展望[J]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1):50-55.
被引量:12
3
徐亮,彭小松,贺浩华,杜德志,刘尊文.
甘蓝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初步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1):20-23.
被引量:8
4
苏生春,雷雪芳,张迁西,肖平.
赣油14号不同播期的产量比较[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866-866.
被引量:2
5
宋来强,邹晓芬,张建模,熊任香,戴兴临,程春明.
优质两系杂交油菜“赣油杂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1):23-25.
被引量:9
6
刘尊文,吴平,袁卫红,周贱根,周小萍.
甘蓝型油菜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N196S的选育[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5):654-657.
被引量:15
7
曾川,徐洪志,廖淑梅,张大琼,陈克富,彭涛,陈吉光.
甘蓝型油菜polCMS微粉控制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1):163-167.
被引量:2
8
胡金和,马众文,刘宗发,熊清云,黄海燕,邹旭,胡文秀,喻凤琴.
“赣油杂1号”菜油两用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115-116.
被引量:15
9
于澄宇,李玮,常建军,胡胜武.
油菜温敏雄性不育系373S的选育[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245-248.
被引量:15
10
张海楼,沈向群,刘镜,赵建锋,郭丽华.
温度等因子对菜薹两个核不育源育性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蔬菜,2007(8):14-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
1
郭佐世.
青海省油菜制种业的发展思考[J]
.中国种业,2005(8):11-12.
被引量:6
2
杨芳,徐有绪.
青海东部气候资源的利用[J]
.青海草业,2006,15(1):35-38.
被引量:7
3
王国槐,官春云,李木旬,于长海,陈社元.
杂交油菜制种行比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2(5):440-442.
被引量:10
4
王沁,饶勇,代继跃,黄泽素,肖华贵,代文东,曾兵.
黔油系列两系杂交油菜制种生产组织管理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1):74-76.
被引量:2
5
洪海波.
海东地区杂交油菜繁种优势及其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3):149-149.
被引量:1
6
宗锦耀.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
.农机质量与监督,2008(3):5-8.
被引量:14
7
涂玉琴,戴兴临,汤洁,涂伟凤,张弢,贺芳.
江西油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11-15.
被引量:45
8
马霓,李云昌,胡琼,李俊,李光明,张春雷.
我国南方冬油菜机械化生产农艺研究进展[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3):451-456.
被引量:53
9
高海军.
江西省两系杂交油菜青海异地制种基地的建立与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116-118.
被引量:1
10
刘尊文,吴平,刘宁,周贱根,尹敬芳.
赣油14号青海制种高产技术[J]
.江西农业科技,2000(1):32-3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高海军.
江西省两系杂交油菜青海异地制种基地的建立与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116-118.
被引量:1
2
袁卫红,张萍,邹乐萍,崔伏生.
适宜机收的早熟生态型两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19,25(12):75-7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袁卫红,张萍,邹乐萍,崔伏生.
适宜机收的早熟生态型两系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19,25(12):75-77.
被引量:1
2
张润生,白永新,李鹏,魏振飞,贾新宇,张建华.
初探宜机收玉米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J]
.农业与技术,2020,40(15):42-43.
被引量:1
1
付勇,刘采郴,聂强.
种植白茶前景广阔[J]
.农村百事通,2011(2):15-16.
被引量:1
2
刘倩茜.
秦皇岛市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河北农业,2016(8):12-13.
3
国家玉米新品种在靖安成功种植[J]
.致富天地,2008(9):46-46.
4
姚英娟,徐雪亮,曾水根,徐荣仔,熊清华,舒平平.
二化螟对不同药剂的敏感度研究[J]
.植物保护,2013,39(6):95-99.
被引量:12
5
熊进红.
破解农机推广难题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靖安农机推广工作现状及“十二五”工作方向调研[J]
.南方农机,2013(3):19-20.
被引量:2
6
王进.
强科技 促春耕 全力打好春耕生产攻坚战——昭通市春耕生产现场会纪实[J]
.云南农业,2013(6).
7
揭建林,高璜,王小东,程平.
生物质醋液肥在靖安白茶生产上应用效果示范[J]
.江西林业科技,2013,41(6):17-19.
被引量:1
8
王金平.
靖远县枸杞丰产栽培技术[J]
.甘肃农业,2008(8):18-18.
被引量:2
9
王克泰,靳兴福.
甘肃靖安乡积极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J]
.中国农机监理,2014(2):18-18.
10
叶乃兴.
白茶、白叶茶与白毛茶[J]
.福建茶叶,2010,33(10):44-46.
被引量:8
江西农业学报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