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代珠江三角洲沙田区的农田保护与社会生态——以蚝壳带的个案为中心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清代珠江三角洲在农业大发展的同时,面临环境更为恶化的局面。对珠三角沙田区地下的蚝壳带的挖掘,一方面是人口和农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则危及农田与水利设施,引起民间冲突。在蚝壳带的挖与禁之间,说明在环境保护中存在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
作者
吴建新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42,共7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基金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5JA770007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3104G06
关键词
农田生态
社会生态
蚝壳带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1
冼剑民.
明清时期广东的自然环境保护[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4):26-32.
被引量:2
2
刘志伟.
边缘的中心——“沙田-民田”格局下的沙湾社区[J]
.中国乡村研究,2003(1):32-63.
被引量:7
3
刘志伟.
地域空间中的国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形成[J]
.清史研究,1999(2):14-24.
被引量:51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陈乐素.
珠玑巷史事[J]
.学术研究,1982(6):71-77.
被引量:20
2
刘志伟.宗族与沙田开发——番禺沙湾何族的个案研究[J].中国农史,1992(4):34-41.
3
David Faure."The Lineage as a Cultural Invention: the case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Modern China,1989.
4
“What Made Foshan ATown:The Evolutionof Rural-UrbanIdentitiesin Ming-Qing China.”Late Imperial China,1990.
5
Halen Sin."Subverting Lineage Power:LocalBosses and Territorial Control in the 1940s,"Deum to Earth: The Territo-rialBond inSouth China,1995.
共引文献
55
1
朱嫦巧,曾裕菁.
东莞疍民生计模式的历史考察——以养蚝、捞蚬和养鸭为例[J]
.艺术与民俗,2020(1):55-62.
2
许若冰.
重建中国的历史叙述——《在历史中寻找中国:关于区域史研究认识论的对话》读后[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3(1):276-284.
3
柴承晶.
“无税民山”:明清闽东的山权与山税[J]
.暨南史学,2024(1):124-142.
4
朱光文.
明清广府古村落文化景观初探[J]
.岭南文史,2001(3):15-19.
被引量:11
5
江伟,钱乐制.
历史人类学与中国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2):216-218.
6
晏雪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水利史研究综述[J]
.农业考古,2009(1):187-200.
被引量:19
7
高焕.
关于《广东新语》中聚落资料的分析[J]
.黄山学院学报,2009,11(4):38-41.
8
吴建新.
清代垦殖政策的两难选择——以珠江三角洲沙田的放垦与禁垦为例[J]
.古今农业,2010(1):89-97.
被引量:8
9
段雪玉.
《十排考》——清末香山盐场社会的文化记忆与权力表达[J]
.盐业史研究,2010(3):41-51.
被引量:8
10
潘莹,施瑛.
广府民系、越海民系水乡传统聚落形态比较(上)[J]
.农业考古,2011(3):244-24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6
1
谭其骧.
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洗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J]
.历史研究,1988(5):3-20.
被引量:33
2
蒋炳钊.
蛋民的历史来源及其文化遗存[J]
.广西民族研究,1998(4):77-84.
被引量:23
3
叶显恩.
明清广东蛋民的生活习俗与地缘关系[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1):56-62.
被引量:21
4
萧凤霞,刘志伟.
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3):1-13.
被引量:112
5
马戎.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122-133.
被引量:376
6
王利华.
生态环境史的学术界域与学科定位[J]
.学术研究,2006(9):5-11.
被引量:49
7
张祥稳,惠富平.
清代中晚期山地种植玉米引发的水土流失及其遏止措施[J]
.中国农史,2006,25(3):13-21.
被引量:17
8
王江,凌世德,张蕾.
蒙太奇的回归——泰安市水利与渔业局办公楼及综合服务楼设计[J]
.新建筑,2006(6):46-49.
被引量:8
9
道光《南海县志》卷16《江防略》.
10
乔盛西等.《广州地区历史时期水灾的研究》,广州方志办.《广州地区旧志气候史料汇编与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61页.
引证文献
7
1
吴建新.
清代垦殖政策的两难选择——以珠江三角洲沙田的放垦与禁垦为例[J]
.古今农业,2010(1):89-97.
被引量:8
2
王江,杨宁,邵圣坤.
“蚝宅”的生态智慧及其营建策略[J]
.生态经济,2012,28(5):188-191.
被引量:11
3
王江,赵继龙.
贝类废弃资源类乡村文化景观的生成机理与活态保护[J]
.新建筑,2017(2):101-105.
被引量:6
4
吴建新.
明清时期环珠江口平原的生态环境——兼谈海洋生态环境史的研究方法[J]
.海洋史研究,2015(2):217-236.
5
杨培娜,罗天奕.
明清珠江口水埠管理制度的演变--以禾虫埠为中心[J]
.海洋史研究,2021(2):249-265.
被引量:2
6
刘正刚,李兴凯.
岭南水陆族群交融的历史探析[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4(1):154-168.
7
周子玉,陈昌勇.
传统蚝壳墙营建与保护研究——以广州地区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24(11):158-160.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陈小斗,乔磊.
广东省南极村珊瑚石乡土建筑文化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14):127-130.
2
林枫.
2010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2):142-156.
被引量:1
3
王江,侯毅,武玉珍.
基于原型思维的“建筑标志性”现象评析[J]
.华中建筑,2012,30(11):38-41.
被引量:5
4
王江,刘翠芹,侯毅,曾庆凯,刘长安.
绿色建筑体系下的贝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9):121-123.
被引量:5
5
王江,董芙志,师国靖,门艳红,赵继龙.
复杂环境制约下医院建筑的原型空间设计[J]
.工业建筑,2013,43(10):42-45.
6
王江,董芙志,林伟华,赵继龙.
基于原型思维的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策略[J]
.农村经济,2013(11):44-47.
被引量:3
7
王江,赵继龙,张蕾.
“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原型空间建构模式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2):56-60.
被引量:11
8
吴建新,唐元平.
近代广东水学、公民意识与治水体系的发端——以《筹潦汇述》为中心[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6):80-86.
被引量:1
9
刘春杉,张彤辉,陈玮哲.
珠江口海域围填海演进过程与问题分析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3):33-37.
被引量:5
10
王江,赵继龙.
贝类废弃资源类乡村文化景观的生成机理与活态保护[J]
.新建筑,2017(2):101-105.
被引量:6
1
蒋晓春.
三峡地区两汉时期农业发展状况初探[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23-129.
被引量:6
2
王刚.
乾隆朝江南军马的采买与牧放[J]
.历史档案,2014,27(2):66-70.
被引量:1
3
廖建新.
山岩帕措民间冲突和谈判调查分析[J]
.西藏研究,2008(2):44-50.
被引量:1
4
纪宗安,颜丽金.
试析吧国公堂的盟神审判[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1):56-59.
被引量:1
5
吴耀利.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成就[J]
.农业考古,2005(1):33-41.
被引量:6
6
郑云飞,陈旭高,丁品.
浙江余杭茅山遗址古稻田耕作遗迹研究[J]
.第四纪研究,2014,34(1):85-96.
被引量:33
7
王梁,赵杰,陈守越.
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及其碳足迹变化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21(7):133-141.
被引量:47
8
刘彦波,王荷香.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晚清湖北水利纷争——以光绪年间子贝渊为例[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5):93-96.
9
琉澄.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社会·环境·发展[J]
.国家人文历史,2016,0(8):130-132.
广东社会科学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