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知识产权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法律选择。构建著作权保护、商标权保护、专利权保护、地理标识保护等具体知识产权制度模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148-151,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湖北省社科重点课题"荆楚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立法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153
作者简介 田圣斌(1967-),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BELGRADE大学访问学者 蓝楠(1978-),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讲师。 姜艳丽(1984-),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学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9

  • 1孔平.立法:给民族民间文化成果保护一席之地[N].法制日报,2003-04-17.
  • 2赵蓉,刘晓霞.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DB/OL].法律信息网.2005-05-21.
  • 3现有法律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Z].2004-05-10
  • 4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Z].997-05-20.
  • 5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Z].2000-05-26.
  • 6贵州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Z].2002-07-30.
  • 7[阿根廷]Carlos Corre,文希凯,译..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保护有关的问题与意见[EB/OL]..http://yyknowhow.com/html/2006/0526/2386.html,,[2007-03-10]..
  • 8魏明伦.变脸"泄密"很正常[OL].[2007-01-28].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06-06/07/content_719 6167.htm
  • 9朱雪忠.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3):31-40. 被引量:95

共引文献68

引证文献28

二级引证文献25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