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96,共2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同被引文献8
-
1叶世昌,丁孝智.李大钊的经济思想[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15(2):46-49. 被引量:3
-
2森正夫,韩一德,刘多田.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J].齐鲁学刊,1987(1):74-75. 被引量:19
-
3杜蒸民,汪世忠.李大钊经济思想初探[J].江淮论坛,1982(1):19-23. 被引量:2
-
4朱文通.李大钊赴日本留学时间辨析[J].近代史研究,1996(2):279-284. 被引量:3
-
5吴汉全,王忠萍.李大钊与中国经济史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78-88. 被引量:4
-
6张亚光,陈博凯.近代归国留学生与北京大学经济学科的发展(1898~1937)[J].经济科学,2012(2):117-128. 被引量:4
-
7汪世忠.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李大钊[J].江淮论坛,2000(1):25-28. 被引量:1
-
8张立波.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基于史料的重构[J].哲学动态,2014(2):22-2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7
-
1乔克,吴国伟.2019年北京现代史研究述评[J].北京党史,2020(5):56-62.
-
2李峙谦.马克思主义中国传播中李大钊担当精神的深刻意蕴[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2):73-77.
-
3李天华,郭广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一个马克思学说的书目》为视角[J].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2022(4):18-33.
-
4王琳玲,王磊.建党前后李大钊选择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基于《李大钊全集》所收1920-1922年文本的分析[J].唐山学院学报,2023,36(1):1-8. 被引量:1
-
5赵秦,周小力.李大钊社会主义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传播路径探究[J].新乡学院学报,2023,40(2):6-9.
-
6卢珊珊,石慧.李大钊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CSSCI数据库的计量分析[J].唐山学院学报,2024,37(4):1-9.
-
7刘丽萍.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J].唐山学院学报,2024,37(4):18-26.
-
1杨俪秋.带着爱[J].初中生学习(中),2008,0(2):8-9.
-
2刘曼文.吉雅河的风[J].美术,2005(3):66-69.
-
3高莽.普希金和我们在一起[J].中学语文教学,2001(6):28-29. 被引量:1
-
4周新城.正确认识“走俄国人的路”的内涵[J].思想教育研究,2014(9):39-42. 被引量:1
-
5朱智.对比出真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1999(10):9-10.
-
6奇特的俄罗斯“坠落节”[J].学苑创造(A版),2009(10):52-52.
-
7罗素,张汉孙.东西方幸福观(节选)[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09(4):19-20.
-
8罗素,张汉孙.东西方幸福观[J].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版),2012(11):28-30.
-
9石为华,张琴秀.读书是校园头等大事[J].现代教育,2005(8):1-1.
-
10朱君其.何谓大师[J].现代苏州,2015,0(10):112-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