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纳米材料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及潜在危害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纳米材料在电子、磁学、光学、生物医学、药学、化妆品、能源、传感器、催化以及材料学等各个领域均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其中,随着人类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的拓展,纳米技术为彻底改善环境和从源头上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纳米技术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进一步有机结合,将会有助于许多环保难题的解决,诸如大气污染、污水处理、城市垃圾等问题的解决。
作者
汤宏波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出处
《新材料产业》
2008年第3期51-55,共5页
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y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纳米材料
潜在危害
应用
纳米技术
生物医学
保护环境
人类利用
分类号
TB38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5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47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2
1
韦东远,鲍志敏,董晓玲.
关于世界纳米材料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的思考[J]
.中国科技论坛,2007(7):112-117.
被引量:3
2
白茹,王雯,金星龙,宋文华.
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1):59-61.
被引量:15
3
胡伟武,冯传平.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J]
.化工新型材料,2006,34(11):14-16.
被引量:4
4
戴晓峰.
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生物学杂志,2006,23(4):61-62.
被引量:4
5
孙万明,徐现波,文作和.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07X):18-19.
被引量:6
6
周丽娟,尹海川,陈小兰,涂学炎,林强,王炎炎,陈善娜.
载Pt纳米TiO_2抑制滇池蓝藻生长的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4):361-364.
被引量:9
7
赵春芳.
纳米材料的环境风险[J]
.化学教学,2005(5):42-43.
被引量:13
8
任清褒,麻锦红,周振春.
纳米材料及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J]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2):28-32.
被引量:6
9
汤鸿霄.
环境分子科学与环境纳米技术[J]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1-4.
被引量:6
10
赵文宽,方佑龄,董庆华.
太阳能光催化降解水面石油的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6(2):133-136.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95
1
邓平晔.
纳米科技新课题:纳米科技潜在风险与纳米安全研究[J]
.现代科学仪器,2004,21(5):3-6.
被引量:4
2
尹海川,林强,涂学炎,杨阳,蔡晓兰,马志刚.
稀土改性Ag掺杂纳米TiO_2对抑制蓝藻生长的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29(6):1-4.
被引量:5
3
周学双.
染料行业的环境保护现状与今后的任务[J]
.染料工业,1989(6):6-11.
被引量:14
4
王翔,贾光,王生,常元勋.
纳米材料与健康效应关系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32(1):1-6.
被引量:12
5
赵春芳.
纳米材料的环境风险[J]
.化学教学,2005(5):42-43.
被引量:13
6
王翔,闫蕾,贾光,王生.
纳米材料潜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毒理学杂志,2005,19(1):15-17.
被引量:17
7
赵宇亮,柴之芳.
纳米生物效应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3):194-199.
被引量:42
8
胡春,王怡中,汤鸿霄.
多相光催化氧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J]
.环境科学进展,1995,3(1):55-64.
被引量:173
9
庞小峰,张怀武,邓波,赵强,刘乐维,漆婷,曾宝清,胡文成.
纳米尺度物质的生物效应和安全性[J]
.物理,2006,35(4):286-293.
被引量:10
10
陈士夫,赵梦月,陶跃式,梁新.
玻璃纤维附载TiO_2光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J]
.环境科学,1996,17(4):33-35.
被引量:123
共引文献
147
1
王松,曹明伟,丁连民,胡三清,李涛,曾科.
纳米TiO_2处理河南油田压裂废水技术研究[J]
.钻井液与完井液,2006,23(4):65-68.
被引量:25
2
相会强,李红兵,马艳芳.
纳米TiO_2光催化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
.仪器仪表学报,2007,28(S1):374-377.
被引量:7
3
胡伟武,冯传平.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J]
.化工新型材料,2007,35(S1):14-16.
被引量:9
4
房安富,刘建勇,相会强.
纳米技术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
.现代化工,2006,26(z2):74-76.
5
杨晓波,奚旦立,肖玉南.
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与应用[J]
.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2):117-120.
6
李景印,郭玉凤,张亚通,段惠敏,王云清.
纳米TiO_2光催化剂在环保方面的应用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1,22(2):25-31.
被引量:25
7
任朝华,卫志贤,陈全红,张光华.
负载型纳米TiO_2光催化剂降解工业污水的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4):20-24.
被引量:4
8
王茂先.
纳米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75-78.
9
刘俊渤,臧玉春,吴景贵,王明辉.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机理与应用[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25(3):19-21.
被引量:9
10
彭少洪,黄运凤,钟理,张渊明.
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与修饰[J]
.净水技术,2005,24(2):59-61.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3
1
康得军,白光辉.
纳米材料技术的负面影响[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S1):97-100.
被引量:1
2
郭艳玲.
纳米技术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发展,2004,4(2):57-60.
被引量:3
3
张阳德,罗育林.
纳米科技——21世纪社会发展的推进器[J]
.中国医学工程,2003,11(6):81-84.
被引量:1
4
赵春芳.
纳米材料的环境风险[J]
.化学教学,2005(5):42-43.
被引量:13
5
白春礼,赵宇亮.
关注“纳米安全”[J]
.科技潮,2005(7):30-31.
被引量:7
6
王中林.
从纳米技术到纳米制造[J]
.纳米科技,2006,3(1):5-10.
被引量:5
7
冯晶,肖冰,陈敬超.
纳米材料对生物体及环境的影响[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24(3):462-465.
被引量:16
8
石新军.
21世纪纳米技术及其应用展望[J]
.现代物理知识,2006,18(4):27-30.
被引量:1
9
焕竹,杨培霞,等.纳米材料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9,02(4).
10
J.C. Pivin,M.A. García,H. Hofmeister,A. Martucci,M. Sendova Vassileva,M. Nikolaeva,O. Kaitasov,J. Llopis. Optical properties of silver clusters formed by ion irradiation[J] 2002,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2):251~260
引证文献
2
1
王茂先.
纳米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75-78.
2
许佳华.
探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中纳米材料的应用[J]
.中国科技博览,2012(28):181-18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商凡,刘维佳,张岗,乔凤笙,吴元玲,张立刚.
纳米材料与技术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J]
.山东化工,2013,42(9):50-53.
1
王俊.
生物降解材料国内外发展综述[J]
.新材料产业,2008(8):42-48.
被引量:5
2
马保国,曹晓润,李叶青,胡贞武,胡利民.
利用煤矸石制备低环境负荷型水泥的研究[J]
.四川环境,2004,23(5):61-64.
被引量:4
3
莫广生.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及发展研究[J]
.河南科技,2015,34(22).
4
王虹扬.
张彭义 用化学与材料学解决室内空气污染[J]
.科技潮,2010(1):42-42.
被引量:1
5
健康水是人类健康的法宝——访全国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健康养生材料学专家金宗哲[J]
.商品与质量,2008(43):12-12.
6
Eric J. Mittemeijer,丁亦兵.
材料科学基础用金属作为模型系统的微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J]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11(12):17-17.
7
肖定全,陈猛.
材料生态循环评估体系(LCA)[J]
.材料导报,1995,9(2):12-14.
被引量:4
8
董发勤,周世平,李帅.
无机纳米(矿物)颗粒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矿物学报,2014,34(1):1-6.
被引量:4
9
刘军,卓玉国,李青山.
粉煤灰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4):77-79.
被引量:11
10
刘洋,尚静,赵志忠,唐培京,吴丽萍.
TiO_2光催化氧化室内VOCs的失活再生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B12):131-134.
被引量:2
新材料产业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