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品种展示试验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新引进小麦品种的展示试验结果表明:连麦1号、邯郸6172、济麦20、淮麦20、连麦2号、泰山22等品种产量比对照烟农19高,可作为搭配品种在赣榆县种植,其他品种产量比对照低,综合性状也较差,不适于在赣榆县种植。
作者
张作木
卢红
孙成亮
机构地区
江苏省赣榆县沙河子园艺场
赣榆县作栽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115-115,117,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展示试验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1
费广凡,伏震,龚德荣.
小麦栽培关键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J]
.农技服务,2008,25(8):12-13.
被引量:12
2
赵虹,范和君,薛喜梅.
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地位作用与改革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1994,23(2):5-7.
被引量:1
3
杨玉宁.
山旱地小麦不同播种方式比较试验[J]
.青海农技推广,2005(1):55-56.
被引量:2
4
李晶,任建飞.
稻茬免耕小麦栽培及病虫草防治技术[J]
.植物医生,2006,19(4):39-40.
被引量:3
5
胡辉,杨兰兰,申铃,杨波,谢文,王勃.
小麦新品种黔麦16号高产·高效栽培数学模型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253-2254.
被引量:6
6
郭瑞林,王林海,王怀苹.
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保优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探讨[J]
.农技服务,2007,24(6):15-16.
被引量:13
7
杨学明,姚金保,姚国才,钱存鸣.
国审小麦品种宁麦13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38-10638.
被引量:23
8
徐玉芙.
小麦“3415”肥效及校正试验研究[J]
.河北农业科技,2008(4):42-42.
被引量:3
9
朱卫生,蔡世舫,程守忠.
高产抗倒小麦新品种皖麦53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J]
.农技服务,2008,25(5):13-13.
被引量:8
10
黄建兵.
皖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1):8973-8974.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4
1
杨红福,陈爱大,曲朝喜.
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操作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4):7-7.
被引量:1
2
王建军,董静,付锡美.
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研究[J]
.农技服务,2009,26(6):6-6.
3
王冬辉.
滑县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展示试验初报[J]
.农业科技通讯,2018(12):71-74.
4
郭立.
嵩县2016年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报告[J]
.基层农技推广,2016(11):37-4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何炜,何开祥,谭微峰.
高海拔特殊生态区4个小麦品种比较[J]
.农技服务,2009,26(7):12-12.
2
张晓光,莫从古.
2017—2018年五河县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9(6):11-12.
1
张从宇,王敏,李文阳.
^(60)Co-γ射线诱变连麦2号M_3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多元分析[J]
.激光生物学报,2011,20(6):747-751.
被引量:4
2
晁林海,吴兰云.
优质小麦连麦2号在淮北地区的表现与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6):81-82.
3
王振学,汪洪洋,吉建成.
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7).
4
李筠,王龙,任立凯,秦德荣,刘耀鸿,武晓军.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的选育及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5(4):37-38.
被引量:6
5
李筠,王龙,晁林海,任立凯,刘耀鸿,王军.
国审小麦连麦2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91-9193.
被引量:13
6
任立凯,张忠,刘耀鸿,李筠,王多明,王龙.
国审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特性分析及主要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7(11):66-67.
7
李筠,任立凯,刘耀鸿,王龙.
氮肥运筹对连麦2号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6):127-129.
被引量:5
8
李筠,王龙,秦德荣,任立凯.
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3):170-170.
被引量:2
9
任立凯,王龙,李筠,浦汉春,李强,孙中伟.
苏北沿海地区不同小麦品种发芽期耐盐性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54-17055.
被引量:1
10
李筠,王龙,秦德荣,任立凯.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的选育[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213-215.
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