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与传统电影艺术本体、价值革命
被引量:
6
Internet and the Subject and Value R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Mov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对传统的电影艺术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章在总结了传统电影艺术与网络的结合样式之后,在电影叙事、美学、接受心理和文化等方面指出了网络给传统电影艺术带来的独特的改变。
作者
陈吉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3,50,共5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关键词
电影叙事
真实美学
电影接受心理
后现代
网络
分类号
J90-0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作者简介
陈吉(1981-),女,汉,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华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影视艺术批评、文艺批评。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
1
让-皮埃尔·格昂,陈旭光,许乐.
论21世纪初期电影艺术的命运[J]
.世界电影,2004(1):4-16.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林清华.
媚俗的第二滴眼泪 ——兼谈第五代导演群的世俗化[J]
.福建艺术,2006(1):51-53.
2
黄怀璞.
这次第,怎一个“后”字了得?——关于我国后现代影视美学研究的两点思考[J]
.甘肃高师学报,2007,12(1):46-49.
3
张晓红.
试论当前中国影视文化的“消解倾向”[J]
.学术交流,2009(8):184-186.
被引量:11
4
颜纯钧.
从数字技术到数字美学?[J]
.电影艺术,2011(4):63-66.
被引量:13
5
颜纯钧.
重返电影美学:从“宏大理论”退回[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11):53-60.
被引量:7
6
颜纯钧.
影像:仿真时代的美学[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8-105.
被引量:11
7
颜纯钧.
新形态、新问题、新趋势:21世纪中国电影[J]
.东南学术,2018,0(5):207-214.
被引量:7
8
刘宜东,刁颖.
从数字工具到引擎动画:中国动画泛娱乐之消解与超越[J]
.电影评介,2019,0(8):83-86.
被引量:2
9
刘宜东.
数字工具与视觉类像:反思当下中国三维动画电影[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9,17(3):112-118.
被引量:1
10
庄萱.
《如果国宝会说话》创作路径探究[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7):105-10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4
1
高少星,万兴明.《无厘头啊无厘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2
《<群英赋OL>互动式电影视频首映选角剧本公开》.http://xin.178.com/200910/50702690305.html.
3
常昌富;李依清.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41.
4
戴锦华.镜与世俗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5
刘张华.
网络电影——电影史上的又一革命[J]
.科教文汇,2008(20):282-282.
被引量:4
6
单永军.
现象学视域中的新媒体电影[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2):50-51.
被引量:2
7
陈梦雪.
浅谈网络时代个体阅读方式的改变[J]
.中国报业,2010(1):62-64.
被引量:9
8
吕新梅.
当代电影中的“草根文化”[J]
.电影文学,2011(6):73-74.
被引量:5
9
杨晓茹.
网络电影传播趋势研究[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9(2):69-71.
被引量:3
10
尹鸿,王旭东,陈洪伟,冯斯亮.
IP转换兴起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当代电影,2015(9):22-29.
被引量:205
引证文献
6
1
杨晓茹,范玉明.
网络电影受众研究[J]
.东南传播,2013(3):79-80.
被引量:3
2
董婷婷.
网络电影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J]
.农业网络信息,2009(7):131-132.
3
杨晓茹,范玉明.
网络电影艺术特征研究[J]
.电影评介,2013(5):30-31.
4
范玉明.
网络电影发展趋势、隐患及对策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2013(2X):139-140.
被引量:3
5
杨晓茹,范玉明.
影视IP衍生微短剧的跨媒介生产:故事宇宙、情感共鸣和开放式生产[J]
.东南传播,2025(3):119-121.
被引量:2
6
翟嘉欣.
从《中国飞侠》《毛驴上树》看现实题材网络电影的叙事特征[J]
.视听,2025(12):50-53.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卢康.
中国电影观众研究史略[J]
.电影新作,2020(2):94-103.
被引量:5
2
张铃佳.
中国网络电影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电影文学,2018(16):17-19.
被引量:4
3
黄文焘.
新媒体环境下影院企业营销模式探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21):84-85.
4
刘佳艺.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下我国网络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人文天下,2019(4):119-122.
被引量:3
5
安康.
网络电影类型化叙事与受众群体研究[J]
.华夏文化论坛,2024(4):238-244.
6
付婧怡.
短剧长效:微短剧的媒介特性与叙事策略研究[J]
.中国电影市场,2025(8):54-61.
7
何涛.
精品化网络微短剧的制作策略分析——以九五二七剧场为例[J]
.艺术研究学刊,2025,2(3):75-77.
8
周浩然.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J]
.新闻传播,2016(1X):16-17.
被引量:1
1
熊文醉雄.
蝼蚁世界构筑真实美学——城市化视角中的边缘人物在贾樟柯电影中的呈现[J]
.戏剧之家,2011(1):44-46.
被引量:1
2
陈和.
"真实美学"的中国化--解读贾樟柯的电影[J]
.电影评介,2008(7):22-22.
被引量:4
3
来自观众的声音[J]
.中国电视,1998(7):63-64.
4
董斌.
电视纪录片情景再现手法初探[J]
.北方文学(中),2012(6):146-146.
5
洪帆.
伦理学而非修辞学:电影与戏剧的关系--中国电影的出路[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2):23-26.
被引量:3
6
冯国翼.
2015年暑期档国产影片票房神话解析——接受美学视阈中的《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23(1):94-101.
被引量:2
7
张红军.
略论高科技对电影文化的影响[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16-121.
8
冯明洋.
传统音乐研究与知识价值革命──世纪之交的后顾前瞻[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4):43-46.
9
裴璐.
金狮导演的呐喊:还我真实与自由——侯孝贤与贾樟柯电影美学对比分析[J]
.电影评介,2013(6):6-8.
被引量:3
10
杨玮.
论第六代导演的真实美学艺术[J]
.电影评介,2012(22):12-13.
被引量:1
艺术百家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