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复方白黑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制剂复方白黑丸对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53例。治疗组用以白芷、香附、补骨脂、黑芝麻等为处方的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26.7%和62.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白黑丸治疗白癜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
丁毅
乔立新
张兴国
机构地区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80-80,共1页
China Medical Herald
关键词
复方白黑丸
白癜风
临床疗效
分类号
R758.41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13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4
1
李娜,杨钦河.
浅议白癜风中医病因病机[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902-903.
被引量:18
2
霍晓玲,张毅.
中药治疗白癜风实验研究概况[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9):590-591.
被引量:1
3
杨柳,赖梅生,蔡红兵.
白蒺藜血清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双向调节作用[J]
.陕西中医,2005,26(4):370-373.
被引量:28
4
邓燕,杨柳,安胜利.
不同浓度的中药刺蒺藜对黑素细胞和酪氨酸酶的作用[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11):1017-1019.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王辉,王莒生,王萍,蔡念宁,陶毅,郭念筠.
中药滋补肝肾方对人黑素细胞株黑素合成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4):208-210.
被引量:16
2
马慧群,冯捷,张宪旗,牟宽厚,刘超,牛新武,党倩丽.
补骨脂、白芷对黑素细胞迁移和黏附影响的比较[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7):850-851.
被引量:33
3
刘利平,朱全红,殷勇冠,李振洁,梁燕梅.
白癜风系列丸剂与白癜风颗粒剂对酪氨酸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3):136-136.
被引量:3
4
薛文辉,瞿幸,陈长斌,李民英.
中药消白灵汤对黑素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8):613-615.
被引量:11
5
尚靖,敖秉臣,刘文丽,徐建国.
七种增白中药在体外对酪氨酸酶的影响[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11):653-655.
被引量:60
6
刘利平,朱全红,殷勇冠,李振洁,梁燕梅.
白癜风丸系列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9):711-712.
被引量:3
7
刘之力,李雅莉,刘俐,史月君,涂彩霞.
六种中药复方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激活作用及动物致色素作用的研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10):588-591.
被引量:18
8
刘瓦利.疑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丛书--白癜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9
李仪奎.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的若干问题[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9,10(2):95-98.
被引量:265
10
刘之力,徐跃飞,涂彩霞,吴可克.
56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研究[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0,22(1):7-10.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76
1
阮高波,许爱娥.
白癜风中药内服方剂的组方原则及用药分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729-730.
被引量:11
2
黄丽霞,田静,胡光展.
美肤汤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116-117.
被引量:2
3
周峻伟,姚卫海,郭玉红,王和天,周爱国,张红升,范圣凯,陈冰璞.
从肝论治白癜风病因病机浅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0):6-7.
被引量:10
4
杨柳,邓燕.
紫河车体外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9):1040-1041.
被引量:11
5
竺炯.
自制复方补骨脂酊治疗白癜风56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126-127.
被引量:8
6
杨柳,赖梅生,蔡红兵.
白蒺藜血清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双向调节作用[J]
.陕西中医,2005,26(4):370-373.
被引量:28
7
唐永红.
美容中药的研究进展[J]
.医学文选,2006,25(2):348-349.
被引量:3
8
杨柳,路建伟,安靓,姜萱.
刺蒺藜对小鼠毛囊黑素细胞刺激素表达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12):1777-1779.
被引量:7
9
顾为望,路建伟,杨柳.
刺蒺藜对豚鼠皮肤黑素细胞刺激素表达影响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527-529.
被引量:5
10
王倩,蔡念宁.
中西药对白癜风发病机制中酪氨酸酶调控的研究现状[J]
.北京中医,2007,26(5):317-319.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33
1
吴巧巧,廖绮曼.
112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检测分析[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7,14(6):341-342.
被引量:4
2
韩冰,孙剑,李秀萍,李大庆,吴自勤.
愈白胶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07,29(7):602-603.
被引量:2
3
阮高波,许爱娥.
白癜风中药内服方剂的组方原则及用药分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729-730.
被引量:11
4
宋文英.
理气活血法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临床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09,29(2).
被引量:3
5
戴光辉.
内服中药联用局部光化疗法照射治疗白癜风76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21).
被引量:3
6
马规划.
中药姜黄片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26):27-28.
被引量:4
7
叶俊儒,陆茂.
自体表皮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30).
被引量:3
8
王冠红.
中药配合梅花针治疗儿童白癜风34例疗效观察[J]
.天津中医药,2005,22(1):88-88.
被引量:3
9
刘瓦利.
白癜风的中医辨证与治疗[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5,33(2):50-52.
被引量:37
10
马慧群,冯捷,张宪旗,牟宽厚,刘超,牛新武,党倩丽.
补骨脂、白芷对黑素细胞迁移和黏附影响的比较[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7):850-851.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2
1
王道福.
白癜风中医药治疗进展[J]
.中外医疗,2008,27(18):35-36.
2
葛勤,江涛,黄林清,曹健,周永德.
白癜风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近况[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3):439-441.
被引量:2
3
江丽莹,陆强益,洪文,曾睿,陈泽林,唐俊良,刘富林,周声燕.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临床回顾性分析[J]
.河南中医,2011,31(1):95-97.
被引量:3
4
陆强益,洪文,曾睿,陈泽林,江丽莹,唐俊良,刘富林,周声燕.
中药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调查[J]
.河南中医,2011,31(2):198-200.
被引量:1
5
高志莉.
滋补肝肾、活血祛风法治疗白癜风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11,33(10):1583-1585.
被引量:7
6
白旭鹤,李金娥,邢宏青,郑家涛.
白癜风中医内治疗法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2011,42(10):63-65.
被引量:3
7
其格其.
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34例[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5):121-121.
被引量:2
8
欧柏生,魏飞,覃芳芳.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药,2012,35(4):4-5.
被引量:5
9
王超.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前沿,2013,8(2):43-43.
10
江丽莹,洪文,陈惠娟,曾睿,陆强益.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2014,32(4):181-18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沈建国.
他卡西醇软膏联合窄波UVB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3):53-54.
被引量:6
2
古波.
带锁髓内针内固定配合中药辨证治疗胫骨多段骨折[J]
.河南中医,2013,33(B10):31-32.
3
王榴慧,张亦群.
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儿童白癜风的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7):172-173.
被引量:7
4
王永辉.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2015,35(1):137-139.
被引量:4
5
郭向军,唐钰秋,唐景华,刘文滨.
温补脾肾法治疗白癜风40例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19-19.
被引量:2
6
孙大庆.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疗美容,2015,5(3):132-133.
7
孔红梅,李宗枝.
三白冲剂对白癜风患者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35(6):77-79.
被引量:3
8
荆鲁华,曲云,刘政兰,于丽君.
中药颗粒联合毫火针治疗稳定期局限型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5):5264-5265.
被引量:14
9
魏亚东.
白癜风丸配合吡美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2015,36(10):1400-1401.
被引量:7
10
顾红燕,韦元元,金锐,孟庆莉,孙路路.
祛白片对实验性白癜风模型的疗效学及其作用机制探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9):1741-1746.
被引量:7
1
袁立丽.
自制中药制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105-105.
被引量:2
2
王涛,吴威,蒋亮,周宏.
中医外治法治疗肛周湿疹34例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2):24-25.
被引量:4
3
谢晓莉,侯振才,牛玉玲.
三联同步疗法治疗顽固性扁平疣76例[J]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2-42.
被引量:1
4
王涛,吴威,蒋亮,周宏.
中医外治法治疗肛周湿疹临床疗效分析[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4):64-65.
被引量:4
5
王安秀,赵惠,鲁秀香.
中药制剂治疗面部湿疹及接触性皮炎180例的效果及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6):48-50.
被引量:7
6
傅丽珍,夏凯明,徐敏,周东来.
消痤合剂配合微晶磨面治疗痤疮32例[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108-109.
7
梁志明,韦方铨.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白癜风78例疗效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22):49-49.
被引量:1
8
陶承军.
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外阴湿疹45例报告[J]
.浙江临床医学,2004,6(7):604-605.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