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华夏龙谱(44)——短棘南雄龙(Nanshiungosaurus brevispinus Dong,197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7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物学家董枝明,对发现于广东省南雄盆地下白垩统地层的1具不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研究后,根据其背部神经棘低平而宽阔的特征,命名为短棘南雄龙(Nanshiungosaurus brevispinus)。
作者
钱迈平
出处
《江苏地质》
2007年第4期366-366,共1页
Jiangsu Geology
关键词
恐龙骨骼化石
古生物学家
古脊椎动物
中国科学院
下白垩统
南雄盆地
研究所
古人类
分类号
Q915.86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杨志坚.
南雄盆地末代恐龙与哺乳动物先驱[J]
.地球,1998(6):19-20.
2
牟耘.
广东南雄晚白垩世恐龙蛋孵化期的微环境[J]
.古脊椎动物学报,1992,30(2):120-134.
被引量:6
3
李曼英.
广东南雄盆地古新世早期孢粉组合[J]
.古生物学报,1989,28(6):741-750.
被引量:26
4
谢振东,杨永革.
江西南雄盆地晚白垩世主田组中孢粉组合新发现[J]
.中国区域地质,2001,20(3):331-332.
被引量:2
5
曾德敏,胡济民.
南雄盆地晚白垩世腹足类口盖化石[J]
.古生物学报,1991,30(3):406-412.
被引量:6
6
D.A.拉塞尔,D.E.拉塞尔,A.R.斯威特,胡耀明.
关于南雄盆地K/T界线地层序列的几个问题[J]
.古脊椎动物学报,1993,31(2):139-145.
被引量:10
7
赵资奎,叶捷,李华梅,赵振华,严正.
广东省南雄盆地白垩系—第三系交界恐龙绝灭问题[J]
.古脊椎动物学报,1991,29(1):1-20.
被引量:79
8
陈建荣,阮晓峰,李斌,徐剑,郑立军.
韶赣高速公路南雄段鸟类初步调查[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154-157.
被引量:1
9
张显球.
从介形虫动物群论南雄盆地白垩—第三系界线[J]
.广东地质,1991,6(3):61-72.
被引量:7
10
张韦.
对广东恐龙生存古环境认识与思考[J]
.化石,2002,11(4):30-31.
被引量:1
江苏地质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