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最大限度满足国家对食物安全的需求是水稻遗传育种的重大任务。水稻干物质产量的90%-95%来自光合作用。目前高产水稻光能利用率也仅1.5%-2.0%。理论上,植物光能利用率可达13.0%-14.0%,水稻理想的光能利用率应达3.0%-5.0%。因此,培育高光效的超高产品种是提高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水稻光合作用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生理水平上,同时,传统的杂交育种手段在改良水稻光能利用方面至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而叶色突变体是开展光合作用研究的理想材料。
出处
《生命科学》
CSCD
2007年第6期614-615,共2页
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
基金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1017000
2006CB100201)
"86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AA100101)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项目(30571142)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作者简介
吴自明(1974-),男,博士,讲师。
万建民(1960-),男,博士,博士生导师。通讯作者,E-mail:wanjm@caas.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