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葡萄酒浑浊与沉淀的原因及其预防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葡萄酒浑浊与沉淀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应的鉴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引起葡萄酒浑浊与沉淀的原因很多,灌装前应对其进行稳定性试验,确定葡萄酒是否稳定,并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浑浊或沉淀的发生。
作者
张新杰
王记侠
任玉华
何维华
陈蕾
张艳
机构地区
中粮南王山谷君顶酒庄有限公司
山东省中粮酿酒葡萄苗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
关键词
葡萄酒
浑浊
沉淀
机理
鉴定
预防
分类号
TS262.6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29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2
参考文献
14
1
黄舜荣.
葡萄酒沉淀种类及其处理方法[J]
.食品与机械,2001,17(3):26-27.
被引量:2
2
刘彬.
红葡萄酒中酒花菌病害的检测预防和控制[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99(3):50-52.
被引量:4
3
李华编著.葡萄酒酿造与质量控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4
邱冬梅.
葡萄酒非生物不稳定性的防治[J]
.江苏食品与发酵,1996(4):12-15.
被引量:4
5
丁正国.
葡萄酒蛋白质病害的产生与防治[J]
.食品工业,1995,16(2):34-35.
被引量:2
6
汤小宁,潘春云,李洁玉.
葡萄酒非生物不稳定性的处理方法及其稳定性试验[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99(1):50-51.
被引量:4
7
丁正国.
葡萄酒金属离子不稳定性的防治[J]
.应用科技,1997,24(4):23-26.
被引量:4
8
韩志松 史经略 赵乐.葡萄酒金属破败及防治.酿酒科技,2000,(1):64-64.
9
张艳芳,王明杰.
葡萄酒中酒石酸钙稳定性的探讨[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1(6):48-50.
被引量:16
10
吴正奇,凌秀菊.
葡萄酒浑浊沉淀机理与鉴别[J]
.食品工业,2003,24(4):20-22.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张瑾,刘玉明.
离子交换树脂法稳定葡萄酒和葡萄果汁中的酒石[J]
.葡萄栽培与酿酒,1994(1):21-24.
被引量:2
2
丁正国.
葡萄酒非生物不稳定性的产生与防治[J]
.中国食品工业,1995(9):26-29.
被引量:1
3
李华.葡萄酒酿造与质量控制[M].天则出版社,1990..
4
朱宝镛.葡萄酒手册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
5
郭松泉.国际葡萄酿酒法规[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6
大连轻工业学院等三校合编.酿造酒工艺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7
杜朋等译.果酒和果汁饮料实用显微图谱[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
8
无锡轻工业学院编.食品微生物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9
天津轻工业学院编.食品生物化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10
无锡轻工业学院编.食品分析[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31
1
罗耀文,刘霞,张艳芳.
红葡萄酒蓝色下胶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4(6):18-20.
2
张艳芳,罗耀文.
葡萄酒微生物病害的防治[J]
.食品工业,2005,26(4):15-16.
被引量:7
3
孙建平,潘秋红,于庆泉,段长青.
葡萄酒酒石稳定评判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6(1):7-10.
被引量:5
4
胡博然,杨新元,徐文彪,李华.
酵母甘露糖蛋白对葡萄酒稳定性作用机理的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8):98-101.
被引量:2
5
胡博然,杨新元,李华.
酵母甘露糖蛋白对葡萄酒冷稳定性作用效果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11):15-18.
被引量:3
6
张永凤,卢红梅,张难,宫本红,郑岩.
柿子果酒稳定性研究[J]
.酿酒科技,2007(4):94-96.
被引量:4
7
杨红,张凌云,汪志君.
浑浊活性多酚与蛋白的结合反应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7,28(9):110-113.
被引量:4
8
林巧,李流川,孙小波.
不同澄清剂对石榴酒澄清效果影响的研究[J]
.山东食品发酵,2008(2):34-37.
被引量:1
9
黄胜君.
家庭自酿与正品的红葡萄酒中钾含量对比分析[J]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6(1):31-32.
被引量:1
10
张传军.
酶法提高白葡萄酒质量稳定性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09,28(6):65-6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29
1
刘晓梅.
硅皂土在葡萄酒生产工艺中的应用与研究[J]
.酿酒,2010,37(4):60-61.
被引量:9
2
邢凯,张春娅,张美玲,吕文,俞然.
总酸、pH值与红葡萄酒稳定性的关系[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4(5):13-14.
被引量:7
3
马子骏,王阳光,林瑛影.
草莓酒人工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04,4(4):55-58.
被引量:12
4
徐春.
壳聚糖和果胶酶在红葡萄酒澄清处理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2005,26(9):255-257.
被引量:19
5
丁筑红,王准生,谭书明,伍佳琪.
壳聚糖、皂土澄清剂对发酵酒澄清作用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05,24(11):11-15.
被引量:58
6
孙建平,潘秋红,于庆泉,段长青.
葡萄酒酒石稳定评判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6(1):7-10.
被引量:5
7
汪传民,叶邦彦,黄先德,黄昌正.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轴承外径检测系统的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05S):205-207.
被引量:28
8
李胜元,谷向春.
抗坏血酸对玫瑰香干白葡萄酒的抗氧化作用[J]
.酿酒科技,2006(6):65-66.
被引量:13
9
何志刚,李维新,林晓姿,陆东和,谢鸿根.
壳聚糖澄清杨梅果酒的影响因素与效果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8):199-202.
被引量:27
10
胡博然,杨新元,徐文彪,李华.
酵母甘露糖蛋白对葡萄酒稳定性作用机理的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8):98-10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0
1
彭涛,路宏科,吴河龙.
玫瑰红颜酒失光形成机理及解决方案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10,29(4):150-154.
被引量:1
2
潘秋红.
科学理念在“葡萄酒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160-162.
被引量:1
3
张宁波,徐伟荣,王振平.
葡萄酒浑浊、不稳定的原因与对策[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4(1):59-62.
被引量:12
4
李虎,赵爱辉,周辉,侯旭杰.
果胶酶对慕萨莱思葡萄酒澄清效果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4(5):100-104.
被引量:9
5
李虎,王飞,贾靖霖,唐璐璐,侯旭杰.
慕萨莱思葡萄酒澄清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2014,33(9):94-97.
被引量:8
6
李亚辉,马艳弘,黄开红,张宏志,刘晨,乔月芳.
蓝莓发酵酒澄清和冷稳定处理的响应面优化[J]
.中国酿造,2015,34(2):126-130.
被引量:3
7
杨辉,杨文英,王正宇,唐压,徐倩儒,贾烨.
枣酒的澄清及酒体稳定性与电导率相关性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3):121-125.
被引量:5
8
李亚辉,马艳弘,张宏志,赵密珍,黄开红.
草莓发酵酒澄清稳定处理技术[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6,35(8):864-870.
被引量:14
9
陈露,程红,秦帅,刘星,吴习宇.
基于机器视觉的红酒灌装品质检测[J]
.包装工程,2017,38(9):146-150.
被引量:8
10
李记明,李超.
张裕70年——传承、创新和国际化[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0,0(1):15-2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龚和伟.
浅析“包装印刷行业智慧工厂的整体规划”[J]
.包装工程,2023,44(S02):148-151.
2
赵小杰.
近交互数据广播[J]
.山西电子技术,2000(1):3-5.
3
高冬梅,洪波,张民生.
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改革探索[J]
.实验室科学,2015,18(3):100-102.
被引量:11
4
区嘉欣,谢志恒,马碧珍,黎莉妮,伍芳华,伍国明.
产酯和酿酒酵母复合发酵桃红葡萄酒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2015,36(9):113-117.
被引量:4
5
康毅,冯晓辉.
不同下胶材料对河西走廊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J]
.酿酒科技,2015(10):78-80.
6
曾荣妹,韩琳,葛平珍,黄平.
玫瑰酒生产及玫瑰花品种选择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2015(11):110-114.
被引量:15
7
王伟华,胡萧梅.
慕萨莱思酒及其酿造葡萄“和田红”中多酚类物质分布规律研究[J]
.北方园艺,2016(5):156-159.
被引量:6
8
贾东升,李荣乔,谢晓亮,温春秀,崔施展,刘铭,刘灵娣.
响应面法优化果胶酶澄清酸枣汁工艺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10):91-95.
被引量:5
9
陈雅,雷静,郭峰,吴斌,韩琛.
响应面法优化无核白葡萄酒澄清工艺的研究[J]
.酿酒科技,2016(8):56-59.
被引量:6
10
祁高展,高丹丹.
壳聚糖对干红葡萄酒澄清工艺研究[J]
.酿酒科技,2016(10):27-29.
被引量:5
1
沈裕生.
果品加工中非酶褐变原因及其预防[J]
.果农之友,2002(4):37-38.
被引量:1
2
万国余.
冰淇淋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原因及其预防[J]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0,6(2):37-38.
3
李贵平.
新型白酒产生沉淀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
.酒.饮料技术装备,2003(2):29-29.
4
吴瑞华,赵青.
酱油涨袋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
.江苏调味副食品,2004,21(6):12-13.
被引量:5
5
刘彦峰.
浸出大豆生产中搭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J]
.粮油科技与经济,1993(3):48-51.
6
武玉涛.
浅析人工窖泥退化原因及其预防[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1):55-60.
被引量:6
7
白小世.
浅析水泵漏水的原因及其预防[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30):116-116.
8
李玉祥.
红提葡萄干枝原因及其预防对策和补救措施[J]
.河南农业,2009(4):27-27.
9
刘杰,刘岗.
UPVC塑料异型材的变色原因及其预防研究[J]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5,31(1):4-7.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