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在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判断血常规结果,用循证医学原理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已归档病例810份中血常规767份结果中的与血细胞分析仪参考值差异及与诊断标准差异。结果767份血常规中各分项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结论以循证医学判断血常规变化是正确方法。
作者
解新良
谢尚光
机构地区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11X期134-134,151,共2页
China Modern Doctor
关键词
检验
血常规
循证医学
临床
分类号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1
1
李蓉生.
应重视慢性病贫血的诊断和治疗[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20(11):565-566.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22
1
王丽娜,姚秀琦.
慢性病贫血及缺铁性贫血生化指标评价[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11(5):19-20.
2
刘建辉,冯志山,郑师陵,孙志平,吕翠环.
肺结核30例骨髓象分析[J]
.临床荟萃,2005,20(22):1290-1291.
被引量:1
3
田凡清.
慢性病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6,29(11):13-14.
被引量:7
4
吴宪,初玉梅.
3种常见老年贫血7项化验指标差异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8(6):531-532.
被引量:2
5
李强.
慢性病贫血的诊断及治疗[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5):1121-1123.
被引量:5
6
王潇,冯玫.
Hepcidin mRNA在慢性炎症性贫血大鼠肝脏中的表达[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08,37(4):331-332.
7
王潇,冯玫,王银娥.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慢性炎性贫血hepcidin mRNA表达的影响[J]
.白血病.淋巴瘤,2008,17(3):164-166.
被引量:1
8
吴宪,初玉梅.
老年贫血104例临床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07,36(7):524-525.
9
罗国桢,李丽萍.
乳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7):59-60.
被引量:14
10
吴秀萍.
非饮食因素所致儿童缺铁性贫血59例病因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9):799-80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
1
司宁波,陈素珍.
血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21-1322.
被引量:32
2
高虹,陈煜,段钟平.
细胞色素P450的检测方法及其与肝脏疾病的联系[J]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06,4(5):23-26.
被引量:5
3
任先来.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730-731.
被引量:5
4
温韬,赵金垣.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与中毒性肝损伤[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7,16(1):82-85.
被引量:8
5
冯胜强,刘德军,靳迪,刘芳,蔡小兵,罗军,季建华.
不同采血方法在ACT5diff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的准确性探讨[J]
.江西医学检验,2007,25(4):406-406.
被引量:4
6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482.
7
王传新,王国礼.现代检验医学技术及质量控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21-322.
8
孙荣武,王鸿利.临床实验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0-261.
9
严玉霖,高洪,孙文汇,高利波,赵汝.
苏丹红Ⅰ对大鼠肝损伤及CYP 1A1表达的影响[J]
.动物医学进展,2010,31(S1):31-35.
被引量:8
10
徐建华,黄宪章,庄俊华,张秀明,徐宁,陈曲波,林莲英,谢湘媚.
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学指标检测性能验证[J]
.检验医学,2010,25(2):81-85.
被引量:48
引证文献
6
1
张冬菊.
血液分析仪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和体会[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43-144.
被引量:2
2
杨卫国.
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价值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8):1339-1339.
被引量:8
3
李保才.
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3):437-438.
被引量:17
4
韩霜.
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5):172-173.
被引量:7
5
徐振新.
探讨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8):121-121.
被引量:3
6
单春兰,高飞龙,刘超英,刘海峰,高洪,严玉霖,杨伟,王浩.
苏丹红I对大鼠CYP 2E1、CYP 3A1酶活性、CYP 450含量及血液成分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8,31(12):2710-27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邹晓霞.
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2):158-158.
被引量:2
2
束翠娟.
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3):44-45.
被引量:3
3
刘敏.
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549-550.
被引量:3
4
韩霜.
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5):172-173.
被引量:7
5
徐振新.
探讨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28):121-121.
被引量:3
6
代小川,张健.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的对比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6):1920-1921.
被引量:7
7
刘隆苹,吴辉云,余志宏.
新型溶血素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9):2625-2626.
被引量:7
8
王日波.
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2):103-103.
被引量:4
9
燕涛.
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11):187-188.
被引量:3
10
崔耀华.
临床检验中应用新型溶血素的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5):94-95.
被引量:3
1
王丽华,吴靖辉,周丹,单红卫,孙艳双,田磊,欧阳锡林.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中的应用疗效研究[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5):1-3.
被引量:4
2
王景亚.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6(3):41-42.
被引量:14
3
申岩梅.
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
.吉林医学,2012,33(33):7211-7211.
4
犹真明.
不同采血方式行血常规检测在临床上的运用价值[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61-62.
被引量:3
5
姜忠华,刘健,逄金聚,冯继兵,苑同业,朱秀美,辛苏宁,朱寿美.
24例SARS患者血常规变化[J]
.海军医学杂志,2004,25(2):137-139.
6
杨全翠.
试析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在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6):163-163.
被引量:1
7
许利萍,王丹丹,王进,周玲,刘海燕.
西雅图阻塞性肺疾病评分用于老年COPD患者优质护理效果相关因素分析[J]
.安徽医学,2016,37(3):350-352.
被引量:15
8
黄少敏,林群,程冬兰.
小儿支原体肺炎血常规变化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2):111-112.
9
张日文.
BC-5500血球仪原理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6):59-60.
被引量:1
10
于洋,骆群,李锡金,毕蔚茹,潘纪春,冯倩,孙桂香,张晓娟,陈民才,林子林.
血浆置换治疗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评价[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5):2331-2333.
被引量:3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 第11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