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六国论》新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很多老师按照习惯把它的教学功能确定在:1.让学生认识六国灭亡的原因;2.理清思路,体察苏洵借古讽今的良苦用心;3.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这其实没有发挥完它的教学作用。笔者尝试过把它当作指导议论文写作的范例,也很成功。
作者
刘清华
伍巧明
机构地区
永丰中学
出处
《语文教学之友》
2007年第12期34-35,共2页
Friend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关键词
《六国论》
议论文写作
教学功能
借古讽今
文言实词
文言句式
教学作用
苏洵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张时青.
谈谈"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J]
.课外阅读(中下),2012(19):331-331.
2
周京昱.
借古讽今的智慧[J]
.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11(1):46-49.
3
黄丽君.
我这样来教选修教材中的《六国论》[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8(11):41-43.
4
李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案例[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11):3-3.
5
李辉.
让历史告诉未来——“以史明志”类满分作文赏读[J]
.新作文(中考作文智囊),2009(7):34-39.
6
董鸥.
论证欠严密的《六国论》[J]
.中学语文教学,2011(9):38-39.
被引量:3
7
张少杰.
《阿房宫赋》教学点滴谈[J]
.成才之路,2012(6):40-40.
8
狄保寿.
瑕瑜互见《六国论》[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1(8):30-30.
9
程明军,王传文.
借古讽今法在写作中的运用[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2):27-27.
10
刘利.
同论一史 见仁见智——《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之比较[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8,0(2):42-42.
语文教学之友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