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防早衰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水稻防早衰丰产栽培技术,主要通过培肥地力、选用良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好气灌溉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实现了水稻生产的持续丰产。
作者
王玉清
刘红梅
舒勇
刘美仁
机构地区
江西省南昌县农业局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镇农技组
江西省南昌县农技中心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关键词
水稻
早衰
丰产技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王玉清(1972-),男,江西南昌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3
1
叶春升,罗奇祥,张福群,谢金水,李祖章.
肥料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早衰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5.
被引量:26
2
胡永平,李三元,包宗伟,潘世文.
试论水稻产生早衰的原因及防止对策[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6):41-42.
被引量:3
3
漆勇,胡乐明,刘苏华.
水稻防早衰的途径与技术[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110-111.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杨安中,牟筱玲,李孟良,叶梅荣,余海兵.
氮肥运筹方式对旱作水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27(4):126-129.
被引量:11
2
苏祖芳,张亚洁,张娟,张海泉,姚志发,沈富荣,姚友权,李本良.
基蘖肥与穗粒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5,16(3):21-30.
被引量:53
3
叶春升,罗奇祥,李祖章,谢金水,龙丘陵,李建国,魏林根.
不同钾肥品种在水稻防早衰上的应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4):15-20.
被引量:8
4
高俊凤.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世界出版社,1999..
5
杨永春,朱志凌,陈莉萍,赵成福,刘桂芳,王长松,杨家保.
氮肥不同运筹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00(3):45-46.
被引量:10
6
蒋碧娟,熊宗禹,文先发.
基蘖肥与穗粒肥配比对两系杂交稻产量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01,16(1):34-35.
被引量:13
7
叶伟建.
山区单季晚稻枯叶早衰矫治技术研究[J]
.土壤,2001,33(5):257-259.
被引量:4
8
靳奇峰,牛俊义.
小麦叶片衰老因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甘肃农业科技,2003,34(2):17-19.
被引量:11
9
许卫锋,梁建生,陈云,吕冰,宋平,桑磉.
不同基因型水稻抽穗后衰老进程的比较研究[J]
.垦殖与稻作,2003(4):15-17.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28
1
杨晓娟,张建文.
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在粤西地区的适应性研究[J]
.基层农技推广,2021(7):4-7.
被引量:1
2
张文学,彭春瑞,胡水秀,陈武.
水稻叶片早衰及其外源激素的调控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5):27-31.
被引量:9
3
沈荣章.
杂交粳稻“秀优5号”生育特性及高产途径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4):23-24.
被引量:1
4
田智慧,潘晓华.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中优752干物质生产及运转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7):1-6.
被引量:10
5
华泽田,李志彬.
北方粳稻杂种F_1抗衰老特性与其亲本关系的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2010,25(S1):102-107.
6
李迪秦,段春奇,秦建权,张运波,杨胜海,陈立军,雷恩,郑华斌,邹应斌,唐启源.
施N对超级杂交稻中后期根系活力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09,23(2):71-73.
被引量:17
7
李志彬,陈爱国,于洪兰,华泽田.
北方粳稻杂种F_1抗衰老特性与其亲本关系的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2010,25(5):70-75.
被引量:2
8
吴朝晖,邓志刚,黄国龙,袁隆平.
根外喷施有机液肥对双季稻防衰壮籽的应用效果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1(6):35-38.
被引量:2
9
刘艳,安景文,华利民,解占军,周建斌,汪仁.
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春玉米早衰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1,42(4):902-905.
被引量:12
10
金龙日.
水稻插后田间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68-68.
同被引文献
54
1
张栩,薛应征,王书玉,刘贺梅.
河南省沿黄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04,33(9):15-16.
被引量:54
2
杨丽.
水稻直播保苗率低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3(3):39-40.
被引量:3
3
凌启鸿,苏祖芳,张海泉.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5,21(4):463-469.
被引量:188
4
贾玉敏,孟令君,李彦利,牛宏伟.
水稻苗期常见病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J]
.农村科学实验,2005(9):31-31.
被引量:1
5
梁秀芝,吴瑞香.
抗病马铃薯新品种及无害化综合栽培技术[J]
.华北农学报,2004,19(F12):137-140.
被引量:26
6
党裔育,梁心群,易小林.
两系杂交稻培杂279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广西农业科学,2006,37(2):127-128.
被引量:2
7
陈德林,刘赵康.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3(B12):246-248.
被引量:28
8
秦玉金,鞠国钢,胡荣利,沈琴堂.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初探[J]
.华北农学报,2005,20(F12):172-176.
被引量:39
9
栾静,张雪保,杨平,许承平,何太平,李晓春.
郑州沿黄稻区水稻盘育抛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7):30-31.
被引量:31
10
陈立荣,张冬民,叶守民.
马铃薯、水稻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4):78-7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7
1
金龙日.
水稻插后田间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68-68.
2
刘峰,杜翠云.
水稻旱育秧苗期管理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99-99.
被引量:3
3
张志勇.
淮北地区机插粳稻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98-98.
4
肖雄,李花艳,幸让新.
兴宁市超级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3):32-32.
被引量:5
5
黄坚,陈良坚.
两系优质杂交稻培杂279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3):33-33.
被引量:1
6
林朝法,吴树业,郑晓微.
常规早籼水稻新品种中早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9):36-36.
被引量:1
7
苏丽春,李海侠,吴成久.
水稻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44-44.
8
张志英,朱淑敏,刘春艳.
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45-45.
被引量:1
9
刘浩.
水稻机械插秧软盘育苗新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46-46.
10
施艺梅,胡福胜.
三系杂交稻组合深优9708的特征特性及抛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49-50.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陶诗顺,王学春,徐健蓉.
秧龄对超稀播旱育秧模式杂交中稻的产量效应[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8):69-76.
被引量:6
2
张家来,慕蓉耀明.
常规稻新品种金农丝苗在肇庆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1):40-40.
被引量:3
3
廖强辉.
兴宁市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与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68-70.
4
张仕蕾.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园艺与种苗,2014,34(1):44-46.
被引量:2
5
燕敦方.
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6):33-34.
被引量:3
6
王祖林,肖焕祥.
水稻生态旱育秧技术要点[J]
.农技服务,2014,31(3):47-47.
被引量:1
7
朱意昌.
玉林市引进隆两优华占连片种植示范总结[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0):65-65.
被引量:1
8
吴新龙,幸让新,肖雄.
兴宁市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工作方案[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289-290.
被引量:2
9
孙成明,曹军,刘涛,王力坚,陈瑛瑛,武威.
稻麦周年生产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及其操作规范[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3):346-348.
被引量:5
10
王春猜.
苍南县早稻新品种展示对比与示范[J]
.南方农业,2015,9(15):4-6.
1
曹庆华,李立志,曾文雄,贺雨金,戴治平,宋仁德,杨科祥,龚述明,李燕青,彭既明.
超级杂交稻“一季加再生”高产示范与主要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0,25(3):49-51.
被引量:2
2
石坤华,许杰浩,何小东,石文文,曾东球,练海峰,曾秋婵.
超级杂交稻天优998集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
.杂交水稻,2009,24(4):41-42.
被引量:2
3
石炳珠,方明春,修崇基,兰光生,邓启章.
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15,32(7):72-72.
4
蔡琴.
超级稻两优培九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9):190-190.
被引量:1
5
章卓梁,应婉琴,郎勇明,吴小南,陈春华,胡敏骏.
三系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国稻6号的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5):36-37.
被引量:1
6
戴立智.
天优3301在长汀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2,43(9):15-16.
7
曹庆华,李立志,曾文雄,贺雨金,戴治平,宋仁德,杨科祥,龚述明,李燕青,彭既明.
超级杂交稻“一季加再生”高产示范与主要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10,25(S1):450-452.
8
罗林钟,邓增惠.
怎样巧对茶树进行冬季管理[J]
.西南园艺,2002,30(1):47-47.
9
周理飞.
改进乌龙茶区施肥的几个技术问题[J]
.茶业通报,2005,27(4):162-162.
10
周理飞.
改进乌龙茶区施肥的几个技术问题[J]
.福建茶叶,2005,28(1):22-22.
江西农业学报
200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