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辣椒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
24
Protoplast Culture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Cotyledons of Pepper ( Capsicum annuum L.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辣椒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何晓明1王鸣1王之2(1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陕西杨陵712100;2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西安710062)关键词辣椒;子叶;原生质体培养;植株再生ProtoplastCultureandPlantRegenera...
作者
何晓明
王鸣
机构地区
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
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出处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8-300,共3页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基金
高等院校博士点专项研究基金
关键词
辣椒
子叶
原生质体培养
植株再生
分类号
S641.303.5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8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22
同被引文献
338
1
袁静,舒庆尧,刘中来.
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cryIAc转化辣椒的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3):201-204.
被引量:9
2
盛小光,顾宏辉,赵振卿,虞慧芳,王建升,张晓辉.
植物原生质体全能性表达及其在甘蓝类蔬菜育种上的应用[J]
.中国蔬菜,2011(16):1-8.
被引量:5
3
焦轶男,朱宏.
菠菜原生质体游离与纯化的研究[J]
.生物技术世界,2012,9(12):1-3.
被引量:2
4
王烨,张宝玺,连勇,王立浩.
不同预处理对辣椒小孢子存活率的影响[J]
.中国蔬菜,2004(4):4-6.
被引量:34
5
唐亮,陈沁,邓志瑞,汤湘雍,董兆龙,杨若林,刘文轩.
辣椒茎尖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5):497-502.
被引量:22
6
蔡兴奎,柳俊,谢从华.
马铃薯栽培种与野生种叶肉细胞融合及体细胞杂种鉴定[J]
.园艺学报,2004,31(5):623-626.
被引量:18
7
郝峥嵘,戚家华,王子霞,海热古力.阿布力孜.
辣椒子叶的离体再生培养[J]
.新疆农业科学,1993,30(3):121-122.
被引量:11
8
蒋伟明,侯仕熙,周林,董晓飞,任志仙.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1993,21(2):48-52.
被引量:12
9
范妍芹,刘云,严立斌,邢任国.
甜椒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转育及利用[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4):333-337.
被引量:8
10
龙凤,张金文.
辣椒子叶和下胚轴的离体培养及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1):31-37.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24
1
黎定军,谢丙炎,张宝玺,赵开军,罗宽.
辣椒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园艺学报,2000,27(z1):509-514.
被引量:4
2
邓明华,文锦芬,邹学校,杨德,朱海山,周群初,刘志敏.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63-65.
被引量:2
3
谢立波,郭亚华,李景富,王雪,邓立平.
辣椒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建立[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1):48-52.
被引量:4
4
邱萃,何水林.
辣椒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4):304-308.
被引量:5
5
李永文,李红.
彩色辣椒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07(5):205-206.
被引量:6
6
罗齐军,曾富华.
辣椒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综述)[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7,36(4):67-71.
被引量:3
7
吴丽君.
辣椒离体培养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3):82-83.
被引量:3
8
胡能兵,袁艺,张扬.
不同激素配比及糖浓度对紫色辣椒离体再生影响的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08(2):19-21.
9
何建文.
辣椒组织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6-9.
被引量:4
10
余小林,李乃坚,黄自然.
辣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21(2):295-299.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22
1
易图永,张宝玺,谢丙炎,高必达.
辣椒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01,28(S1):676-682.
被引量:4
2
黎定军,谢丙炎,张宝玺,赵开军,罗宽.
辣椒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园艺学报,2000,27(z1):509-514.
被引量:4
3
袁静,舒庆尧,刘中来.
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cryIAc转化辣椒的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3):201-204.
被引量:9
4
唐亮,陈沁,邓志瑞,汤湘雍,董兆龙,杨若林,刘文轩.
辣椒茎尖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5):497-502.
被引量:22
5
邹学校.
辣椒RAPD分析与转基因研究进展[J]
.辣椒杂志,2004(4):1-6.
被引量:4
6
龙凤,张金文.
辣椒子叶和下胚轴的离体培养及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1):31-37.
被引量:25
7
崔群香,朱士农,刘卫东.
彩色辣椒子叶离体再生培养基的筛选[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2):73-74.
被引量:8
8
李颖,余小林,李乃坚,王恒明,黄自然.
转抗菌肽基因辣椒株系的青枯病抗性鉴定及系统选育[J]
.分子植物育种,2005,3(2):217-221.
被引量:18
9
崔群香,朱士农,刘卫东.
彩色辣椒离体培养外植体及诱导培养基的筛选[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5,21(1):78-81.
被引量:12
10
邓明华,文锦芬,邹学校,杨德,朱海山,周群初,刘志敏.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63-65.
被引量:2
1
严寒,田志宏.
马蹄金子叶原生质体的分离技术[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1):73-76.
被引量:7
2
陈利萍,张明方,平田豊,曹家树,陈竹君.
茎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和高效植株再生(英文)[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2001,27(5):437-440.
被引量:8
3
邓红梅,马超,王颖.
黄瓜幼苗子叶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及融合条件优化研究[J]
.北方园艺,2013(11):6-9.
被引量:4
4
许勇,王福钧,周长久.
粘毛茄子叶原生质体的培养及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26(4):27-30.
被引量:5
5
何晓明,王鸣,王喆之.
辣椒子叶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1997,17(1):112-117.
被引量:7
6
张兴国,刘佩瑛.
黄瓜原生质体培养再生胚状体和植株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4):288-292.
被引量:21
7
孙勇如,李向辉,孙宝林,张伟,张丽明,李仁敬,党兆男,张梦云,孟庆玉,危晓薇.
新疆甜瓜子叶原生质体的培养和植株再生[J]
.Acta Botanica Sinica,1989,31(12):916-922.
被引量:18
8
孙振久,井立军.
酶解条件对甘蓝和萝卜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01,7(4):31-33.
被引量:3
9
侯喜林,曹寿椿,佘建明,陆维忠.
碘乙酰胺和罗丹明对不结球白菜子叶原生质体线粒体失活效果的影响[J]
.中国蔬菜,2002(4):18-19.
被引量:6
10
张兴国,刘佩瑛.
黄瓜和南瓜原生质体融合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0(4):293-297.
被引量:12
园艺学报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