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清杭嘉湖慈善组织的特征分析——兼论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明清时期,地处太湖流域的杭嘉湖三府商品经济日趋繁荣,社会变迁加剧,萌生了大量慈善组织,并呈现功能拓展、主体多元、地域延伸、兼具传统和近代的两重性等多重特征。以慈善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团体的大量涌现,说明了社会民间力量在公域中的地位与扩张,而同期市民社会则更多体现了草根民主。
作者
方福祥
机构地区
中共嘉兴市委党校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3-159,共7页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明清
杭嘉湖三府
慈善组织
特征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作者简介
方福祥,中共嘉兴市委党校副教授。(嘉兴314000)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255
同被引文献
19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8
1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南史》卷44,《列传三十四》.
3
《新唐书》卷52,《志四十二·食货二》.
4
《宋史》卷178,《食货志上一百三十一》.
5
丁丙《乐善录》卷2.
6
《相国钱士升同善会馆碑记》,光绪《嘉善县志》卷5,《建置上·公署》.
7
《邑人蔡维熊同善会馆碑记》,光绪《枫泾小志》卷2,《建置》.
8
《杨园先生全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卷36,第993页
9
[美]黄宗智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北京,2000年版.第243页.
10
《棲流所规约》,见丁丙.《乐善录》卷4.
共引文献
255
1
丁大同.
社会与国家对人伦生活生成的影响[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44-47.
2
衣俊卿.
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
.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24.
被引量:299
3
李浩.
都市憧憬与乡村羁绊 海派文化视野观照下的鲁迅三十年代文艺活动[J]
.鲁迅研究月刊,2004(7):42-47.
被引量:1
4
黎军.
试论行业组织管理权力的来源[J]
.当代法学,2002,16(7):23-25.
被引量:7
5
吴志强.
舞蹈艺术世界的文化社会学分析[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3):40-44.
被引量:2
6
张翔.
报业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梁启超报业观略论[J]
.开放时代,2001(10):52-61.
7
殷啸虎,朱应平.
论消极法治和积极法治的互动与平衡[J]
.法学评论,2003,21(1):3-12.
被引量:3
8
王卫平.
唐宋时期慈善事业概说[J]
.史学月刊,2000(3):95-102.
被引量:39
9
刘世定,邱泽奇.
“内卷化”概念辨析[J]
.社会学研究,2004(5):96-110.
被引量:477
10
周晔.
《新教育》杂志与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J]
.教育评论,2004(4):82-8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92
1
曾桂林,王卫平.
日美及港澳台地区近五十年对中国慈善事业史的研究[J]
.史学理论研究,2008(2):100-109.
被引量:4
2
盖建民.
闵一得与道教“医世”思想[J]
.世界宗教研究,2002(1):30-36.
被引量:9
3
韩永学.
浙江历史上的主要商帮及其经营思想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1):55-57.
被引量:7
4
曹树基.
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J]
.历史研究,1997(1):17-32.
被引量:85
5
朱英.
戊戌时期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J]
.江汉论坛,1999(11):66-71.
被引量:31
6
张志东.
中国学者关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
.近代史研究,1998(2):298-307.
被引量:25
7
宫宝利.
清代后期苏州地区公所的善举活动[J]
.史学集刊,1998(1):41-45.
被引量:8
8
王卫平.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事业[J]
.社会学研究,1998(1):86-99.
被引量:56
9
王卫平,施晖.
清代江南地区的育婴事业[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5(4):84-89.
被引量:9
10
马小泉.
清末地方自治运动论纲[J]
.史学月刊,1993(5):56-6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杨正军.
近30年来中国善会善堂组织研究述评[J]
.开放时代,2010(2):149-158.
被引量:6
2
张光华.
清代亳州的社会救助体系[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0-22.
被引量:2
3
刘文星.
明清以来湖州社会史研究总回顾——兼述海外学者相关论点[J]
.近代史学刊,2017(1):206-228.
4
王惠.
跨国网络视角下善堂的形塑过程与特征[J]
.中国非营利评论,2023,32(2):106-127.
5
明庭兴,李月娥.
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衍变历程、现实困局与可持续发展[J]
.湖南开放大学学报,2024(2):80-90.
6
冯贤亮.
晚明县域社会救济事业与地方秩序维护——以嘉善县的慈善活动为中心[J]
.江西社会科学,2025,45(1):120-130.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周嘉豪.
政区分等、文化资本与社会慈善——以清代南方地区综合性善堂的建设为例[J]
.清华社会学评论,2024(1):53-88.
被引量:1
2
张光华.
清代亳州的社会救助体系[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0-22.
被引量:2
3
李强.
明至民国时期亳州交通与商业发展[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5-31.
被引量:2
4
郭常英,岳鹏星.
近六年来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述评[J]
.中州学刊,2014(10):136-141.
5
马学华,冯少虹.
试论潮汕善堂文化的现代传承[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15):55-56.
6
范诗华,袁弘毅.
当代潮汕善堂组织架构的转型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13):43-43.
7
徐俊嵩.
清前中期亳州的商业[J]
.城市史研究,2017(2):92-105.
8
朱晓红.
中国天主教会的慈善思想和实践[J]
.中国天主教,2019,0(6):12-20.
1
胡国忠.
拿出“牛虎拼劲”[J]
.今日浙江,2017,0(1):53-53.
2
吴婧.
微媒体时代的政务公开[J]
.现代商业,2014(9):78-78.
被引量:2
3
罗会钧.
单极、多极还是无极?——当今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再探讨[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1):144-149.
被引量:3
4
袁晶,谢慧琴.
红船光彩映南湖[J]
.北京支部生活,2008(7):56-57.
5
李洪佳,邓金艳.
网络空间政府危机管理及应对措施[J]
.才智,2009,0(32):233-234.
6
马丽娟.
关于我区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的思考[J]
.管理观察,2008(17):15-17.
被引量:6
7
任莉.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能拓展[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12):173-173.
8
朱效传,张育广.
亚运会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拓展[J]
.学习月刊,2011(6):135-137.
被引量:1
9
深入推进农村党员先锋站建设[J]
.学习与研究,2016,0(12):63-64.
10
古镇春晓[J]
.今日浙江,1996,0(22):21-21.
浙江社会科学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