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德育人文关怀与青少年德性养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德性本质上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获得性品格。青少年的德性形成需要合理有效的教育和塑造。德育人文关怀的指向是培养和塑造具有德性的人,或者说是具有德性人格的人。德育人文关怀对于青少年德性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培养道德情感、启迪理性自觉、引导精神自律和完善心灵和谐。
作者 王东莉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
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07年第10期43-48,共6页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4

  • 1柏拉图.《理想国》,《陈康:论希腊哲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8页.
  • 2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 3.《汉书·董仲舒传》[M].,..
  • 4詹世友.论教化的三大原理[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1(3):29-36. 被引量:11
  • 5[英]彼得斯.《伦理学与教育》,1966年英文版,第35页.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 7《列宁教育文集》(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37页.
  • 8李建华.《道德建设新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274页.
  • 9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5-106页.
  • 10F·桑代克.《基尔克戈尔手册》,美国·诺克斯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5页.

二级参考文献24

共引文献1583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