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物流企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物流企业集群的概念,同时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指出发展物流企业集群是实现小企业办大物流的可行之路。
作者
贾兴洪
机构地区
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3-25,共3页
Commercial
关键词
现代物流
资源整合
物流企业集群
物流园区
分类号
F7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1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王佐.
中外物流差异辨[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2):22-25.
被引量:9
2
武云亮,袁平红.
我国物流产业整合的目标及其模式[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4,26(6):1-5.
被引量:6
3
章建新,李锦谨.
我国物流企业集群形成机理初探——以天津市物流园区建设为例[J]
.集团经济研究,2005(10S):128-129.
被引量:5
4
杨亚琴,王 丹.
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例的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5(1):61-66.
被引量:105
5
王富民.
公路主枢纽货运站场向物流园区转化的可能与模式[J]
.规划师,2006,22(1):77-7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王富民,王压帝,赖平仲.
珠江三角洲物流园区布局规划问题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04,17(4):123-126.
被引量:13
2
Samuel M Ehrenhalt.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change; thecase of New York City [J].Monthly Labor Review, February 1993.
3
The Business Service Industry Cluster in New York State, Empire State Development, April 2001.
4
H-V Savitch. Post-Industrial Cities: Politics and Planning in New York [M]. Paris and Lond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P.42.
5
Matthew P-Drennan , et al. Research in urban economic :Volume Ten [M].JAI Press,1996,P81.
6
赵有广.
利用电子商务整合我国物流业[J]
.财贸经济,2001,22(5):59-62.
被引量:3
7
袁虹,陆化普.
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模型与方法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1,18(3):101-105.
被引量:51
8
靳文舟,温惠英,章倩.
浅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与格局[J]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1):113-116.
被引量:6
9
杭中茂.
在整合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物流产业[J]
.财贸经济,2002,23(10):42-43.
被引量:3
10
王佐.
论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22):8-15.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121
1
齐晓鸿.
基于第四方物流的我国铁路现代物流定位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2):3-5.
被引量:1
2
赵超超,徐爱华.
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对中小城市的思考[J]
.江苏商论,2009(11):82-84.
3
伍慧春.
论高新技术服务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J]
.管理观察,2008(13):126-128.
被引量:1
4
杨嫩晓.
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及西安的选择[J]
.改革与战略,2012,28(4):123-125.
被引量:3
5
张林兵.
论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大都市建设[J]
.时代金融,2008,0(12):167-170.
被引量:3
6
吕明哲,佟巍.
企业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5(5):23-25.
被引量:4
7
王玲玲.
依托现代物流,提升企业竞争力[J]
.企业技术开发,2004,23(11):43-45.
被引量:1
8
朱汉民,彭义.
基于武汉制造业发展的华中物流中心的构建[J]
.物流科技,2005,28(2):8-11.
被引量:3
9
张则强,程文明,唐连生,王金诺.
生命周期论与物流企业建设[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27(3):31-33.
10
何伟.
关于当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的思考[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26-2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6
1
郭君,袁琳,吴志军,黎继子.
基于集群式供应链的武汉城市圈纺织服装竞争力研究[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22(4):45-46.
被引量:3
2
黎继子,刘春玲,蔡根女.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以苏浙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例[J]
.中国工业经济,2005(2):118-125.
被引量:125
3
向会娟,曹明宏,潘泽江.
农业产业集群: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J]
.农村经济,2005(3):47-49.
被引量:60
4
梁海燕.
农村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地方政府作用[J]
.农村经济,2005(6):58-60.
被引量:9
5
伍琴,张汉江,李巍.
整合供应链管理推进产业集群化的优势与对策分析[J]
.系统工程,2005,23(4):75-78.
被引量:36
6
郑风田,程郁.
从农业产业化到农业产业区——竞争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
.管理世界,2005,21(7):64-73.
被引量:117
7
黎继子,刘春玲,常亚平,李柏勋.
集群式供应链组织续衍与物流园区发展的耦合分析——以苏州IT产业集群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06(1):108-116.
被引量:42
8
王述英,王青.
试论物流产业的属性及其组成[J]
.学习与探索,2006(2):228-230.
被引量:7
9
黎继子,刘春玲,邹德文.
产业集中、集群式供应链组织衍续和技术创新——以“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为例[J]
.财经研究,2006,32(7):41-52.
被引量:28
10
黎继子,刘春玲.
集群式供应链的界定和表征研究[J]
.软科学,2006,20(5):4-8.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3
1
易正兰.
农业产业集群供应链组织构建模式[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09-14411.
被引量:3
2
杨芳.
农业产业集群式供应链运作模式构建及其竞争力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36-16338.
被引量:2
3
黄由衡.
物流产业集群基本内涵综述与辨析[J]
.商业时代,2013(22):46-4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郝广文,任天晓.
基于农业集群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优化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9):90-91.
2
辛晖.
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对策[J]
.现代营销(下),2018(12):96-97.
被引量:1
3
WANG Duo-hong,LI Yu,ZHAO Hong-xia,ZHANG Jiang-quan Traffic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mei,E’mei 614202,China.
Operating Analysis of the Closed Supply Chain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Logistics Center[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2(3):44-50.
被引量:2
4
李志刚,姚婷婷.
新疆红枣产业封闭供应链建模研究——以阿克苏地区为例[J]
.食品工业,2017,38(3):179-183.
被引量:5
5
吕杨,李晓雪,董尹.
华东地区冷链物流集群“雏形期”识别研究[J]
.物流科技,2017,40(5):58-65.
被引量:1
6
李志刚,姚婷婷.
新疆红枣产业供应链管理[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4):288-292.
被引量:12
7
李利勤,李金瓯.
产业集群与物流企业竞争强点的机理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2018(1):97-100.
被引量:5
8
田方媛.
区位熵视角下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10):34-36.
被引量:1
1
章建新.
基于产业链的物流企业集群功能升级[J]
.经济纵横,2008(8):84-86.
被引量:5
2
黄红华,詹其柽.
浅谈我国扩大出口贸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
.亚太经济,2000(2):52-53.
3
肖大鹏.
我国加入WTO之后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优化问题[J]
.克山师专学报,2002,21(2):9-11.
4
王猛.
电子商务与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7(1):44-45.
被引量:4
5
钱琳.
基于国际环境的我国产业向——第三产业倾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217-218.
6
周巍,胡卫勋.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信息化——互联网的实践研究[J]
.中国商界,2009(4):343-344.
7
王勇,刘传玉,许汝贞.
专业市场驱动的区域增长路径与机制:临沂模式研究[J]
.东岳论丛,2013,34(5):167-171.
被引量:6
8
曾昊,王娟.
我国民航公司与旅行社战略合作问题之初探[J]
.社会科学家,2001,16(3):15-19.
被引量:2
9
刘建其.
论汕头与台湾直接通航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
.特区经济,1999(2):35-36.
10
张俊英.
连云港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3):37-39.
商业时代
2007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