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投入学习理论应用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更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本文从投入学习的视角来解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讨了投入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启示,提出了如何运用多种策略对整合中投入学习的各要素进行设计,以达到投入学习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高度融合。
作者
曹建霞
王艳凤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出处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CSSCI
2007年第10X期25-28,共4页
China Education Info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村镇教育远程服务与优质资源配置关键技术研究"的经费资助
项目编号:2006BAJ07B06.
关键词
投入学习理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策略
探索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15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8
1
李新成,张惠.
投入学习理论对网络课程建设的启示[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51-53.
被引量:6
2
周雷,杨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6,27(4):51-54.
被引量:45
3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上)[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10-14.
被引量:68
4
张筱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关注焦点——投入学习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12):36-39.
被引量:12
5
钟志贤,成丽娟.
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学习[J]
.中国电化教育,2004(10):17-20.
被引量:16
6
李芒.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5):58-62.
被引量:91
7
谢舒潇,黎景培.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02,23(8):44-47.
被引量:92
8
王悦琴.
试论教学中的情感激励法[J]
.中小学管理,2002(8):21-2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52
1
李新蓉.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1):91-92.
被引量:6
2
黄宏伟.
整合概念及其哲学意蕴[J]
.学术月刊,1995,27(9):12-17.
被引量:85
3
钟志贤,成丽娟.
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学习[J]
.中国电化教育,2004(10):17-20.
被引量:16
4
钟志贤,谢云.
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J]
.中国电化教育,2004(11):16-18.
被引量:34
5
舒存叶,张雷,赵蔚.
网络课程交互现状分析与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4(11):69-72.
被引量:35
6
张筱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关注焦点——投入学习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12):36-39.
被引量:12
7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1):7-15.
被引量:640
8
孙迪.
投入学习理论对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05,23(6):22-25.
被引量:20
9
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白皮书[Z].,2001年4月..
10
Richard W. Riley, e-Learning: putting a World-Class Education at the Fingertips of All Children (The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Dec. 2000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共引文献
315
1
耿晓雯.
基于易班平台的小组协作学习及评价方案设计[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2):24-25.
2
周蕴薇.
信息技术环境下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2007,25(3):60-62.
被引量:18
3
王继斌.
浅谈信息技术与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整合[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77-78.
被引量:1
4
吴峰,方斌.
大学体育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维度和实践思考[J]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6):66-69.
被引量:6
5
杨凤丽.
信息技术发展与外语教师的角色调整[J]
.文教资料,2006(11):185-186.
6
欧宇.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电大导学课教学模式[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2):65-68.
7
鹿杰.
多媒体技术与电路分析课程的整合实践[J]
.西部法学评论,2006(3):100-102.
被引量:1
8
安桂芬.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改革[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23(4):39-41.
被引量:1
9
李重英.
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来激活英语教学过程[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S1):275-276.
被引量:14
10
陈泽芬.
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7):100-100.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26
1
张筱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关注焦点——投入学习的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5(12):36-39.
被引量:12
2
胡建华,章荣红,吕学骥.
创建网络环境下新型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J]
.江西教育科研,2005(1):51-52.
被引量:2
3
朱金生,刘耀辉.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66-67.
被引量:77
4
孙迪.
投入学习理论对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05,23(6):22-25.
被引量:20
5
李新成,张惠.
投入学习理论对网络课程建设的启示[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51-53.
被引量:6
6
刘东波,张东平.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07X):37-38.
被引量:16
7
小竹叶子.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OL].嗜学http://blog.hbte.com.cn/user1/5769/archives/2007/30075.html 优秀教育教学论文2007.
8
浙江省绍兴学院附属中学主题教研_社会组_教研组建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OL].2007.htttp://www.sxwlfz.cn/readnews.asp?newsid=818.
9
佚名.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问题[EB/OL].吉林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研网_教材培训_小学 2007.http://www.jlkc.net/jcyj/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05.
10
杨斌,温涛.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重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探讨[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11X):67-6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0
1
徐勇.
基于校园网的语文教学模式初探[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2):18-20.
被引量:1
2
张来胜,曹亚军,冯玲玉.
试点区一线教师对“农远工程”的思考[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2):30-32.
3
龙贵江.
“双构”模式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应用[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7(11):32-34.
4
刘莹昕,杜娟,刘力.
投入学习理论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09(4):124-126.
被引量:4
5
雷小朋,刁永锋.
投入学习理论在合作探究式学习设计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2010(12):32-33.
被引量:2
6
彭珍连,张少波.
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现代计算机,2013,19(20):35-37.
被引量:2
7
彭珍连,冯建湘,张少波.
整合NCRE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1):112-114.
被引量:4
8
韩晓娟.
投入学习理论对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作用[J]
.中国成人教育,2014(2):18-20.
被引量:2
9
陈少强.
基于翻转课堂的ASP.NET网站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4(8):49-52.
被引量:1
10
王婷婷.
后疫情时代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STE模型的构建[J]
.凯里学院学报,2020,38(4):83-87.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陈茜,颜士刚.
基于投入学习理论指导下优化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管理的对策——以《学科教学论(信息技术)》为例[J]
.教育信息技术,2014(6):60-63.
2
白冠军,任衍钢.
网络环境下高师生物学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9(3):63-67.
被引量:2
3
梁铭铭.
结合线性与非线性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
.计算机教育,2009(22):126-128.
4
叶勤,石咏梅.
基于投入学习理论的信息素质课程教学研究[J]
.现代情报,2010,30(2):38-40.
被引量:3
5
吴晓霞,闫虎,甄力维.
浅谈高职软件专业学生技能培养[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1):160-160.
6
彭珍连,张少波.
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现代计算机,2013,19(20):35-37.
被引量:2
7
韩晓娟.
投入学习理论对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作用[J]
.中国成人教育,2014(2):18-20.
被引量:2
8
杨强.
基于4G的虚拟学习社区系统平台构建研究[J]
.软件导刊,2014,13(5):11-12.
被引量:2
9
王佳榕,罗玉柱.
以引导应用能力为主的《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思考[J]
.职业时空,2014,10(6):29-30.
10
张晓兰.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讨——基于整合NCRE的教学改革[J]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17(2):47-50.
被引量:2
1
李新成,张惠.
投入学习理论对网络课程建设的启示[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51-53.
被引量:6
2
韩晓娟.
投入学习理论对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作用[J]
.中国成人教育,2014(2):18-20.
被引量:2
3
刘凡丰.
基于技术的教学新模式:投入学习理论[J]
.外国教育研究,2002,29(8):7-9.
被引量:15
4
具春林,贾楠.
投入学习理论视域下学案导学的问题和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2013,33(1):47-49.
被引量:9
5
傅小娟.
如何对“解读信息和问题”进行有效指导[J]
.启迪与智慧(中),2014(4):25-25.
6
袁修刚.
解读信息技术教育的困与惑[J]
.人天科学研究,2003,12(03X):14-15.
7
贾甲兵.
从信息化教育的定义解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0(7):166-166.
被引量:2
8
高晓华.
论“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1(5):75-75.
9
姚宝亭.
小学低年级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策略初探——投入学习理论视角[J]
.新课程(教研版),2012(7):170-171.
10
孙迪.
投入学习理论对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05,23(6):22-25.
被引量:20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07年 第10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