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温柔的思念:爱伦·坡的《安娜贝尔·李》唯美性分析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爱伦.坡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家、诗人和文艺批评家。他认为诗歌的宗旨是创造美,因为唯有超凡绝尘的美才可唤起人们的兴趣。而诗歌中最美的是美人之死,凄美而伤感,这正是作者要传达给人们对美的理解。作者一生著作颇丰,我们选取其非常有代表性的诗歌《安娜贝尔.李》为例,通过主题的忧郁美、语言的音韵美和意象的古典美三个角度分析其作品中的唯美思想。
作者
李向梅
机构地区
内蒙古科技大学
出处
《前沿》
2007年第11期220-221,共2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唯美
主题
音韵
意象
分类号
J11 [艺术—艺术理论]
作者简介
李向梅,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俞亢咏.毛姆随想录[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2
辜正坤.英文名篇鉴赏金库·诗歌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3
柳士军.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爱伦·坡《安娜贝尔·李》与苏轼《江城子》比较[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4):55-58.
被引量:8
4
刘向朝.
爱伦·坡的诗论和诗歌创作[J]
.琼州大学学报,2006,13(4):66-67.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英)毛姆(Maugham,WilliamSomerset)著,俞亢咏.毛姆随想录[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15
1
刘玉利,余凤红.
哀情希冀,咏叹被生死阻隔的爱——埃德加·爱伦·坡诗歌《安娜贝尔·李》与苏轼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J]
.电影评介,2007(3):93-94.
被引量:1
2
卢晓白.
论爱伦·坡及其诗歌《安娜贝尔·李》的艺术魅力[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211-212.
被引量:3
3
彭波.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苏轼与毛泽东悼亡词比较[J]
.消费导刊,2007,0(12):210-210.
4
唐勤芳,黄世香.
十年来国内爱伦·坡诗歌研究综述[J]
.文学界(理论版),2010(6):228-230.
被引量:2
5
徐艳萍.
谈美国诗人爱伦·坡诗歌中的美[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2):78-81.
6
汪洋,陈可培.
爱伦·坡诗歌《钟声》的文体学分析[J]
.沈阳大学学报,2011,23(5):99-101.
7
栾义敏.
《安娜贝尔·李》与《江城子》意象图式分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9):18-20.
被引量:1
8
张彬.
对爱伦·坡诗歌《乌鸦》的艺术解读[J]
.芒种(下半月),2014(10):119-120.
被引量:1
9
李艳芳.
论爱伦·坡的诗歌创作艺术——以《乌鸦》《致海伦》《安娜贝尔丽》为例[J]
.学术探索,2015(2):127-130.
10
李荣花,胡凌海.
爱伦·坡的音乐美主张与诗歌创作的融合[J]
.安顺学院学报,2015,17(4):22-23.
同被引文献
44
1
刘玉利,余凤红.
哀情希冀,咏叹被生死阻隔的爱——埃德加·爱伦·坡诗歌《安娜贝尔·李》与苏轼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J]
.电影评介,2007(3):93-94.
被引量:1
2
李世存.
《致海伦》一诗美的解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8,24(12):135-135.
被引量:1
3
陈琳.
此爱绵绵无绝期——从爱伦·坡《乌鸦》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1-2.
被引量:1
4
金士湖.
现实的毁灭 梦幻的歌声——爱伦·坡创作心理管窥[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1992,14(1):36-42.
被引量:1
5
任翔.
爱伦·坡的诗歌:书写与死亡的生命沉思[J]
.外国文学研究,2004,26(2):30-36.
被引量:13
6
曾小玲.
诗人爱德加·爱伦·坡的诗情诗艺[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24(2):26-29.
被引量:3
7
王萍.
天庭雅韵与鬼域悲音——济慈的《夜莺颂》与爱伦·坡的《乌鸦》比较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5):82-86.
被引量:5
8
柳士军.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爱伦·坡《安娜贝尔·李》与苏轼《江城子》比较[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4):55-58.
被引量:8
9
任翔.
爱伦·坡的诗歌之哲学解读[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1-45.
被引量:2
10
张利敏.
论爱伦·坡诗中的荒诞美[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3):126-12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甘敏,孔凤华.
艺术与形式的和谐之美——《安娜贝尔·李》审美分析[J]
.时代文学,2009(16):59-60.
2
卢晓白.
论爱伦·坡及其诗歌《安娜贝尔·李》的艺术魅力[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211-212.
被引量:3
3
唐勤芳,黄世香.
十年来国内爱伦·坡诗歌研究综述[J]
.文学界(理论版),2010(6):228-230.
被引量:2
4
张磊.
浅析爱伦·坡诗歌中的死亡与美[J]
.现代交际,2017(11):92-92.
5
陈美青.
爱是失去:“认知场景”视角下《安娜贝尔·李》中爱伦·坡的诗歌美学[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11):104-106.
6
方涵,戚涛.
跨越时空的爱恋-——爱伦·坡悼亡诗中的怀旧建构[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0(2):52-59.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朱佳宁.
冲破生死界限的情感——元稹《谴悲怀三首》与爱伦坡《安娜贝尔·李》之比较[J]
.商洛学院学报,2012,26(1):54-57.
被引量:1
2
李荣花,胡凌海.
爱伦·坡的音乐美主张与诗歌创作的融合[J]
.安顺学院学报,2015,17(4):22-23.
3
杨皖凤.
论爱伦坡《诗学理论》中“空灵”的具体体现[J]
.青年文学家,2011,0(10X):12-12.
4
翁碧琼.
《乌鸦》中忧郁的认知诗学解读[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1):59-65.
被引量:1
5
杨勇.
对爱伦·坡《乌鸦》创作艺术的赏析[J]
.语文建设,2013(10X):41-42.
1
刘保安.
论《安娜贝尔·李》的音乐美[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09,25(9):78-80.
2
马丁.
来自梦中之梦的回声──高海军油画作品的主题述评[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15(1):61-62.
3
史萍.
试论电视与散文嫁接之优势[J]
.中国电视,2003(8):63-66.
被引量:1
4
王丽单.
剪纸艺术中的音韵美[J]
.艺术教育,2005(4):103-103.
被引量:1
5
方李莉.
文化自觉与中国当代艺术[J]
.中国政协,2013(12):66-67.
6
《听傅雷讲艺术》[J]
.当代贵州,2008(21):49-49.
7
林勇.
析绘画艺术的忧郁美[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507-509.
8
华歆晟.
《乌鸦》爱伦·坡的绝唱[J]
.东方电影,2012,0(2):22-23.
9
李婧.
蒂姆·伯顿动画片的哥特风格[J]
.电影文学,2015(17):109-111.
被引量:2
10
梁东妮.
电影《恐怖大师之黑猫》的多模态元素[J]
.芒种,2012(2):223-224.
前沿
200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