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贫富差距“裂痕效应”的应对偏差及其矫正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贫富差距"裂痕效应"是指大学校园中过大的贫富差距或裂痕对大学生内隐心理和外显行为都产生极大负面影响的现象。尽管各种现有应对策略的偏差性操作不能使"裂痕效应"得到有效的遏制,但在公正扶贫助学制度、规正心理辅导态度和校正人格教化内容中及时矫正这些偏差,却是我们提高现有应对策略效用性的理性选择。
作者
匡促联
机构地区
湖南理工学院社科部
出处
《湖南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164-166,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关键词
裂痕效应
偏差表现
矫正偏差
分类号
D66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陈蓉.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审视贫困大学生救助机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243-245.
被引量:7
2
佘远富,薛庆根.
贫富差距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与德育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1998,18(S1):79-8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昝玉林,郑永廷.
高校德育与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49-51.
被引量:17
2
杨爱民.
“资助”与“育人”结合 构建新型助学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7):39-40.
被引量:51
共引文献
7
1
陈晓飞,谭红生.
人文关怀:治理大学校园贫困的新理念[J]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6):94-96.
被引量:8
2
胡年珊.
大学生贫富差距的“裂痕效应”与和谐校园建设[J]
.教育评论,2008(3):48-51.
被引量:4
3
杜俊玉.
人文关怀理念对促进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启示[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1(2):35-37.
被引量:5
4
谢更兴.
论大学生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130-132.
被引量:5
5
敖洁,陶传谱.
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中的高校贫困生精神教育探析[J]
.云梦学刊,2009,30(4):121-123.
被引量:2
6
陆斯琦.
贫富家庭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
.科教文汇,2014(10):200-201.
7
李效领.
浅谈贫富家庭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J]
.才智,2011,0(28):284-28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6
1
曾晓林.
从犯罪预防角度看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贫困心理及调适[J]
.农业考古,2006(6):104-106.
被引量:3
2
黄希庭,凤四海,王卫红.
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全国常模的制定[J]
.心理科学,2003,26(2):194-198.
被引量:141
3
陈月婷,张敏霞,张旺清,沈廷川,肖俊辉.
在校大学生贫富差距及其影响的调查与研究[J]
.高教探索,2005(1):88-90.
被引量:13
4
何会宁,沈晓.
教育公平的伦理审视与制度保障[J]
.道德与文明,2006(3):46-50.
被引量:10
5
蔡平.
贫富差距扩大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J]
.青年探索,2006(4):20-22.
被引量:8
6
樊琪 张继玉 王芳.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调查与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28-131.
7
黄希庭,张凤妹主编.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62-163
8
Weiner B.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5092(4) : 548-573
9
Brown JD. Self-esteem and self-evaluation, Feeling is Believing. In J. Suls(Ed. ),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1993,Vol(4):27-58
10
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社,1994:386-387
引证文献
6
1
姚景贤.
大学贫困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6):51-53.
被引量:4
2
尧国靖.
地方高校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调查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9):978-981.
被引量:5
3
陈世友,王星飞.
高职学生贫富差距调查及心理裂痕预防策略[J]
.铜陵学院学报,2010,9(1):122-123.
4
徐喜春,付艳.
大学生“裂痕效应”的形成与消解:建构主义的视角[J]
.青年探索,2014(1):80-84.
5
郑焮月,陈龙.
设计学类大学生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难点探析[J]
.长江丛刊,2018(23):192-192.
6
朱浩文.
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贫困学生导师制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19,0(13):188-18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郝秀娟.
大学贫困生状况调查与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9(5):95-95.
被引量:1
2
邱建玲,盖玉先.
帮扶贫困大学生的七大工作途径[J]
.中国电力教育,2009(7):176-177.
被引量:3
3
管婷婷.
试析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及其对策[J]
.文教资料,2009(24):189-190.
4
洪超慧,曾荣青.
试析成人学习者自我价值感的特点[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2(4):31-33.
5
孙红梅,姚本先.
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感调查研究[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1(2):39-42.
被引量:5
6
李恒庆,吕雅丽.
“90后”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调查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95-100.
被引量:3
7
夏晴,孙志强,梁继航.
广西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调查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3(14):121-122.
8
张静.
高职高专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应对策略[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99-101.
被引量:3
9
管婷婷.
对高校贫困生的现实思考[J]
.网络财富,2009(23):23-24.
1
王新民.
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何以走活“五子”之棋[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10(2):7-9.
2
徐喜春,付艳.
大学生“裂痕效应”的形成与消解:建构主义的视角[J]
.青年探索,2014(1):80-84.
3
沈品辉.
矫正偏差的政绩观要抓住关键[J]
.现代领导,2005(6):33-33.
4
阮国宏.
如何纠正行政管理的偏差[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14):128-128.
5
周奋进.
政绩评价过程中的偏差及其矫正[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5):42-45.
被引量:9
6
李强.
试论知识产权制度在市场竞争中的效用性[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168-170.
7
匡新华.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建工作[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1(6):13-14.
8
樊爱霞.
试析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1):1-3.
被引量:3
9
王星,倪里.
从“关键少数”到“千家万户”——淮安党员干部立家规正家风成行动自觉[J]
.党的生活(江苏),2017,0(1):12-13.
10
吴萍.
行政机关公务员价值观的偏差与教育途径探析[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3(4):51-52.
被引量:4
湖南社会科学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