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本源与意蕴
被引量:
1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章学诚循着“文史校雠”之学的取径建立起“六艺皆官礼之遗”诸说.实为“六经皆史”观念之根源。从该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其丰富的意蕴:由“六经皆周官掌故”与“古无私门之著述”所指涉的“道器合一”、“官师合一”、“治教合一”的价值观念;由与经学的抗争而激起的从“述作”角度诠释的“以史明道”的主张;由《史籍考》的编纂而突显的“尊史”思想;
作者
刘巍
出处
《文史知识》
2007年第10期152-152,共1页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关键词
“六经皆史”说
章学诚
本源
形成发展过程
《史籍考》
价值观念
道器
无私
分类号
B249.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9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139
1
谢江平.
历史解释与历史规律——波普对历史决定论的批评[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4-17.
被引量:2
2
苏永明.
“食货派”的经济史研究方法探讨[J]
.史学史研究,2007(3):77-83.
被引量:5
3
石群勇.
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理论述略[J]
.社科纵横,2008,23(10):140-141.
被引量:19
4
孙晓喜,王振林.
历史意识的批判性生成[J]
.长白学刊,2007(2):18-21.
被引量:1
5
周一平,陈秀利.
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问题[J]
.河北学刊,2007,27(5):89-92.
被引量:7
6
仓修良,夏瑰琦.
明清时期“六经皆史”说的社会意义[J]
.历史研究,1983(6):75-82.
被引量:6
7
高建明,黎德扬.
文化界定三题[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2):43-46.
被引量:8
8
林衍经.
关于方志功能的理性思考[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6):64-68.
被引量:3
9
葛兆光.
明清之间中国史学思潮的变迁[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2):81-99.
被引量:6
10
刘益安.
论章学诚对乾嘉考据学的批判[J]
.学术月刊,1964,8(5):31-3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7
1
刘兰兮.
2007年中国经济史研究总论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2):122-128.
2
杨念群.
章学诚的“经世”观与清初“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建构[J]
.社会学研究,2008(5):1-42.
被引量:20
3
杨毓团.
从客观实证到主体精神——论百年章学诚思想研究中的学术转向[J]
.殷都学刊,2009,30(4):129-135.
4
和卫国.
“六经皆史”的视角:章学诚方志思想新论[J]
.中国地方志,2010(1):16-23.
被引量:8
5
吴海兰.
《周官》、《春秋》与章学诚的史学[J]
.史学理论研究,2010(3):80-90.
被引量:1
6
夏德靠.
论章学诚的史传文体观[J]
.铜仁学院学报,2010,4(4):29-32.
7
吴静研.
再谈“六经皆史”——关于档案学界对章学诚的一个误解[J]
.山西档案,2011(1):23-24.
8
何诗海.
“六经皆史”与章学诚的文体观[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3):19-27.
被引量:4
9
康国章.
《诗经》文化生态系统论析[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5):110-115.
被引量:3
10
秦际明.
钱穆论王官学与百家言的政教意蕴[J]
.政治思想史,2015,6(3):66-8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周品洁,曾繁仁.
论李贽历史批点中的审美思想[J]
.中国美学研究,2023(1):139-156.
2
李竞恒.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J]
.原道,2020(1):205-216.
3
马猛猛,沈蜜.
从“文化的钱穆”到“经世的钱穆”——钱穆研究三十年述评[J]
.中国政治学,2021(3):66-85.
被引量:1
4
朱雀.
《西湖志》的官修机制与文本特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8(1):82-92.
5
彭珊珊.
从文化生态学理论谈《诗经》文化旅游[J]
.旅游与摄影,2021(19):66-67.
6
欧明俊.
古代散文研究脱离传统“学术”体系之反思[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81-90.
被引量:2
7
张瑞芬.
章学诚“学在王官”思想初探[J]
.黑龙江史志,2010(13).
8
杨念群.
“文质”之辩与中国历史观之构造[J]
.史林,2009(5):82-90.
被引量:12
9
和卫国.
“六经皆史”的视角:章学诚方志思想新论[J]
.中国地方志,2010(1):16-23.
被引量:8
10
吴海兰.
《周官》、《春秋》与章学诚的史学[J]
.史学理论研究,2010(3):80-90.
被引量:1
1
蔡方鹿.
蒙文通对六经皆史说的批评及其经史观的时代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3):44-49.
被引量:1
2
蒋国保.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新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6):52-57.
被引量:7
3
仰和芝,吴学满.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探微[J]
.怀化师专学报,2002,21(1):41-43.
4
仰和芝,吴学满.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探微[J]
.青海师专学报,2002,22(2):24-27.
5
王元元.
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自由”的体悟[J]
.北方文学(下),2010(10):111-113.
6
黄黎星.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易》学因素[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374-377.
被引量:1
7
谷玛利.
中国妇女与道教[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6):46-49.
被引量:1
8
霍金林.
个俗在继承中发展[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15,0(2).
9
袁济喜.
论中国传统学术的人文精神[J]
.社会科学战线,2013(4):1-8.
被引量:3
10
王达敏,徐庆年.
“精神蜕迹”与“文史通义”——钱钟书对“六经皆史”说的超越[J]
.文艺研究,2010(8):37-46.
文史知识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