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006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三)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甲壳类病害 2006年开展了7种虾、3种蟹的病害监测,共监测到56种病害,其中病毒性疾病5种、细菌性疾病17种、寄生虫病害1种、其它16种及病因不明17宗(表4)。由于虾类、蟹类的生活区域、生理差异不同,所发生的病害种类也不同。对虾发病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11个省(市、区),发病期主要集中在4~10月之间。
作者
陈爱平
朱泽闻
王立新
李文旭
机构地区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8-49,共2页
Scientific Fish Farming
关键词
水产养殖病害
监测报告
中国
病毒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
病害监测
生活区域
生理差异
分类号
S94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88
1
刘祥军.
试谈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的用药安全问题[J]
.养殖与饲料,2007,6(8):51-54.
被引量:6
2
沈南平.
河蟹养殖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
.渔业致富指南,2005(4):20-21.
被引量:3
3
曹剑香,简纪常,吴灶和.
溶藻弧菌疫苗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24(6):11-17.
被引量:23
4
杨维龙,张关海.
河蟹生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淡水渔业,2005,35(2):62-64.
被引量:32
5
李连生,迟海,王星岩,王龙庆,吕玉燕.
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的尴尬[J]
.中国牧业通讯,2005(13):50-50.
被引量:2
6
李政,王国良,金珊,陈寅儿.
蟹类微生物疾病研究进展[J]
.水利渔业,2005,25(5):89-91.
被引量:5
7
陈爱平.
2004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二)[J]
.科学养鱼,2005,27(10):48-49.
被引量:8
8
朱泽闻,赵文武.
我国水生动物防疫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科学养鱼,2006,28(4):6-7.
被引量:7
9
李思发.
河蟹产业发展的种质问题和对策[J]
.科学养鱼,2006,28(6):1-2.
被引量:18
10
杨莺莺,李卓佳,林亮,郭志勋.
人工饲料饲养的对虾肠道菌群和水体细菌区系的研究[J]
.热带海洋学报,2006,25(3):53-56.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6
1
杨先乐,黄志华,陈力.
中华绒螯蟹病害的流行态势及其对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J]
.淡水渔业,2010,40(1):74-79.
被引量:10
2
李义,刘永贵,王玥,孙汉,郭明凯,俞泉宇.
嗜水气单胞菌微胶囊疫苗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因子的影响[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1(4):44-47.
被引量:2
3
樊海平.
福建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学科发展现状与设想[J]
.福建水产,2011,33(3):48-51.
被引量:7
4
吴金凤,熊金波,王欣,裘钱玲琳,郑嘉来,张德民.
肠道菌群对凡纳滨对虾健康的指示作用[J]
.应用生态学报,2016,27(2):611-621.
被引量:46
5
陆军,董娟,冯子慧,宋妙龙.
中华绒螯蟹病害应急预警系统设计[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7,25(3):33-35.
被引量:1
6
张天佑,陈源,余美舜,张蒙辉,金敏,曾润颖.
深海噬菌体BVE2内溶素的重组表达及其活性研究[J]
.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42(3):416-425.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钱菊如,孙积善.
益气活血清热利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1):61-61.
被引量:3
2
王凡.
福建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现状及建议[J]
.福建水产,2012,34(3):245-248.
被引量:4
3
王孝杉,宋振荣,张飞,庞志强,王福利.
纳米催化微电解海水的杀菌效果及斜带石斑仔鱼对其适应性的研究[J]
.福建水产,2013,35(1):22-26.
4
司徒玲.
水生养殖动物的病害与预控技术[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3(1):161-162.
5
邹峰,苏永全,覃映雪,马英,张艺,韩坤煌,鄢庆枇.
海水鱼类寄生虫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趋化性研究[J]
.海洋与湖沼,2013,44(4):1003-1007.
被引量:14
6
刘玉,隋丽英,邓元告,常国亮,张文亮.
聚β-羟基丁酸酯(PHB)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和肝胰腺酶活力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2013,44(5):1333-1338.
被引量:14
7
张入峰,宋金远,李鹏,陆舟,严洁,吴烨,高勍.
中华绒螯蟹热激蛋白90基因内含子的克隆与界定[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4):107-113.
被引量:1
8
付石军,郭时金,霍芳,张志美,沈志强.
微胶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饲料与畜牧(新饲料),2014(2):19-23.
被引量:1
9
狄盼盼,陈小兵,孙国伟,肖劲洲,潘迎捷.
养殖中华绒螯蟹肠道内优势细菌群组成分析[J]
.微生物学杂志,2014,34(1):58-61.
被引量:5
10
李天,许文霞,戎海新,康格平,王圆圆.
石家庄市水生动物疫病科学防控及发展建议[J]
.河北渔业,2014(11):69-71.
1
陈爱平.
2005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三)[J]
.中国水产,2006(8):64-66.
被引量:5
2
保护鲟鳇鱼要过“四道关”[J]
.瞭望,2005(48):61-61.
3
潘尧燕,张志翔,王冬民.
银杏雌雄株某些生理特性的差异研究[J]
.林业勘察设计,1999,0(1):102-105.
被引量:3
4
肖尊安,沈德绪,林伯年.
猕猴桃愈伤组织的生理差异与原生质体生长和分化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2,18(4):369-375.
被引量:20
5
王琴.
青海藏羊育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措施[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3):25-25.
被引量:10
6
黄炎坤,崔金锁,田同江.
家禽与家畜繁殖生理差异的对比分析[J]
.河南畜牧兽医,2002,23(12):8-9.
7
杨南.
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人与野生动物矛盾[J]
.云南林业,2015,0(3):59-59.
8
苏军,叶文.
切花菊耐藏性的生理差异[J]
.福建果树,1992(1):35-35.
9
张文娥,潘学军,樊卫国,郭本英,黄玉华.
3个芭蕉芋品系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8,23(B06):128-130.
被引量:4
10
吉利小斯.
娇气与皮实的深层秘密[J]
.大科技(科学之谜)(A),2012(11):40-41.
科学养鱼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