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被引量:12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共7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二级参考文献15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
-
2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5-181页.
-
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4卷,693.
-
4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M].北京:中华书局.
-
5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入华耶稣会士列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42.
-
6朱维铮校注.《粱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第126-137页.
-
7朱谦之.《中国思想对于欧洲文化之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70.
-
8孔贞时.《天问略小序》.
-
9《梧村语录续集》卷七.
-
10阮元.《畴人传》卷四十六.
共引文献12
-
1方玲,刘公望.古代文化交流与中医药学术之形成[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3):115-118. 被引量:8
-
2段禹农.康乾时代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对西方的影响[J].中外建筑,2008(8):81-84.
-
3林进,杨光.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日语译本西方作品的翻译情况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47-48.
-
4杨国强,王正英.从翻译文学史角度看西方传教士与儒家经典外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31-34. 被引量:1
-
5段洁滨.国家图书馆与海外特色“孔子学院”所在大学图书馆国际交换初探[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2(3):30-34. 被引量:1
-
6赵丹.明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缘起及其作用[J].兰台世界(下旬),2014(6):19-20.
-
7杜莉.古代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特色及成因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15(5):176-180. 被引量:6
-
8韩磊.浅谈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J].福建茶叶,2016,38(2):194-195. 被引量:3
-
9高誉峰,蒲川.基于茶文化的医院管理创新思路探究[J].福建茶叶,2018,40(8):389-389.
-
10王方.基于茶文化思想的图书馆人文氛围营造策略[J].福建茶叶,2017,39(6):254-25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66
-
1周慧.茶礼形成原因述论[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23(6):88-90. 被引量:2
-
2李瑞文,郭雅玲.不同风格茶艺背景的分析──色彩、书法、绘画在不同风格茶艺背景中的应用[J].农业考古,1999(4):102-106. 被引量:14
-
3沈立新.略论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J].史林,1995(3):100-107. 被引量:8
-
4朱自振.中国茶业历史概略(续)[J].农业考古,1994(2):263-268. 被引量:6
-
5金成辉.论“气韵”与“格式塔质”的共通性[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09,0(12):61-63. 被引量:1
-
6杨静.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6,19(1):51-53. 被引量:34
-
7张箭.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J].中国农史,2006,25(2):22-29. 被引量:35
-
8章传政,朱自振,黎星辉.明清的茶书及其历史价值[J].古今农业,2006(3):66-71. 被引量:17
-
9刘新成,李建军,陈志坚,罗辉,田汝英,梁雪松,刘丹.论题:什么是全球史[J].历史教学问题,2007(2):31-37. 被引量:13
-
10陈植.长物志校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引证文献12
-
1乐素娜.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茶叶,2011,37(2):121-122. 被引量:33
-
2刘军丽,杜莉.中西饮品及文化交流史略[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8-13. 被引量:1
-
3徐学,朱海燕.明清时期茶文化的发展成就与历史地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5):74-78. 被引量:5
-
4徐常利.解析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生态翻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7):298-299. 被引量:5
-
5李晶,夏倩,李坤.中国茶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影响作用——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福建茶叶,2016,38(11):338-339. 被引量:7
-
6赵柒棋.茶文化与绘画艺术的共通性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11):359-360. 被引量:3
-
7李敏.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7,39(3):214-215.
-
8董理.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J].福建茶叶,2017,39(3):274-275. 被引量:1
-
9佘佼屿.外国文学中的茶文化体现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3):318-319. 被引量:3
-
10刘章才.茶向西方的传播简述[J].农业考古,2017,0(2):13-1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0
-
1周亚娟.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茶文化翻译研究[J].现代英语,2021(3):41-45. 被引量:1
-
2滕蔓.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合作与对比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3(3):72-79.
-
3袁滔,刘军丽.多重视角下的美国茶饮文化[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12-14. 被引量:14
-
4蔡圆圆,刘二中.江淮流域与云南地区茶叶利用方法的变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3):101-107. 被引量:1
-
5孟世佳.茶承载的跨文化传播[J].就业与保障,2015,0(1):47-48.
-
6叶盛珺.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华茶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J].茶叶,2015,41(4):223-226. 被引量:4
-
7朱振霞.韩国茶文化的历史及现状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4):322-323. 被引量:1
-
8孟淑娟.中西饮茶文化对比及跨文化体现[J].福建茶叶,2016,38(5):307-308.
-
9任维平.英国茶文化之女性魅力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5):317-318. 被引量:1
-
10白兰.从茶文化中看英国文化向上的价值取向[J].福建茶叶,2016,38(5):367-368.
-
1范进军.中菜西做创新肴[J].四川烹饪,2003(4):31-31.
-
2韩磊.浅谈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J].福建茶叶,2016,38(2):194-195. 被引量:3
-
3达儿.从“酒家胡”谈饮食文化播迁现象[J].食品与健康,2000,0(12):6-7.
-
4褚宏辚.食者无疆——走进新疆风物志 食者无疆[J].中国烹饪,2008(10):8-10.
-
5梅芳,赵霞,姜丽霞.茶的英译分析与英国红茶文化概述[J].福建茶叶,2016,38(7):360-361. 被引量:1
-
6周萍.浅谈市场中的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J].教学与研究,1994(1):75-76. 被引量:1
-
7勉卫忠.茶的西传及对伊斯兰文化的影响[J].中国茶叶,2011,33(5):42-45. 被引量:5
-
8真正“懒人鞋”:自动系鞋带走路可发电[J].看世界,2015,0(5):91-91.
-
9张露.浅谈欧洲17~18世纪的"中国风[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22(6):140-141. 被引量:2
-
10杜莉.汉代至元明时期的“东食西传”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1,28(3):6-9.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