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家与商人的利益疏离及其后果——一个晚明例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6世纪70年代的晚明中国面临着一次构建全球经济联系的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机遇被遗憾地错失。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深层因素的考察,发现国家利益和民间商人利益的长期疏离是导致以上结果的基本原因。如今,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能否把握住机遇,仍将取决于国家利益和民族企业利益以及国家主义和开放主义的结合。
作者 张杰
出处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4,共14页 DongYue Tribun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05JJD790097)
作者简介 张杰(1965-),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Flynn Dennis O.and Giraldez Arturo,1995:Born with a Silver Spoon:The Origin of the World Trade in 1571,Journal of World History,6:2.
  • 2赫德逊.欧洲与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1995..
  • 3库那厄特(Coornaert,E.L.J.).欧洲经济制度与新世界:特许公司,剑桥欧洲经济史(第4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 4梁方仲.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 5刘登阁,李正鑫.海殇:郑和航海六百年祭[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6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 7墨菲(Rhoads Murphey).亚洲史(第4版)[M].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
  • 8牟复礼(Frederick W.Mote).崔瑞德(Twitchett D.)主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 9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0.53.
  • 10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38.

二级参考文献8

共引文献6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