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向“影响力论”发问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媒经济的本质是什么?主流的观点认为,传媒经济的本质是影响力经济。这种观点影响很大.以致有人称“影响力经济作为传媒经济的本质、作为一种共识在中国大地上普遍传播开来”。我的问题是.传媒的影响力是怎么来的?通过对这一主体问题及相关问题的思考,我们会发现,“影响力论”不仅是一种模糊的结论,而且是一个有特定倾向性的结论,它并不能成为对传媒经济本质的一个有效解释。
作者
唐谊军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6-38,共3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关键词
传媒经济
影响力经济
发问
经济本质
倾向性
有效解
传播
特定
分类号
G206-F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0
参考文献
2
1
喻国明.
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J]
.新闻战线,2003(6):24-27.
被引量:47
2
瞭望周刊社主办刊物[J]
.瞭望,2005(42):3-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文化学词典》[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725页.
2
吴伯凡.《与广告说再见之后》[N].《南方周末》,1999年3月19日第12版.
共引文献
46
1
云德.
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5):1-9.
被引量:12
2
肖俊.
新时期都市报发展困境及未来发展模式探析[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59-63.
被引量:1
3
彭文波,赵晓芳.
新媒体时代的博客传播与图书出版研究[J]
.出版科学,2007,15(4):68-70.
被引量:3
4
彭军辉.
报纸新闻时评影响力的构成要素[J]
.新闻爱好者,2008(9):42-43.
被引量:2
5
王亿本.
凤凰卫视集团的差异化经营策略分析[J]
.当代传播,2009(1):105-106.
6
刘前红.
风险社会语境下中国传媒如何解构“风险”[J]
.东南传播,2009(9):62-63.
7
温存超,谢艳娟.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升大学影响力的实践探索——以河池学院为例[J]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A02):1-4.
被引量:1
8
赵雅文,曹茜.
电视民生新闻前景空间的立体构建[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2):67-68.
被引量:2
9
姜蕾.
打造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凤凰卫视经营策略分析[J]
.今传媒,2010,18(1):60-62.
10
张伟.
“影响力经济”的不同论域[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6-12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5
1
周笑.
时间产品:传媒经济学的价值基点[J]
.社会科学,2007(7):8-12.
被引量:7
2
华文.
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J]
.国际新闻界,2003,25(1):78-83.
被引量:36
3
蒋建国.
新媒体事件:话语权重构与公共治理的转型[J]
.国际新闻界,2009,31(2):91-94.
被引量:28
4
周鸿铎.
探讨广播电视事业的经济属性[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5):4-8.
被引量:5
5
靖鸣,杨晓霞.
微博“大V”的特征与构成分析[J]
.新闻与写作,2014(2):36-39.
被引量:10
6
倪虹.
大众传播媒介的权力[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6(1):22-28.
被引量:20
7
赵淑兰.
党报影响力及其市场因素的理论分析[J]
.新闻战线,2005(11):56-59.
被引量:11
8
何春晖,毛佳瑜.
媒体影响力的量化指标[J]
.新闻实践,2006(10):15-17.
被引量:17
9
谭天.
试论我国传媒经济的研究[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122-127.
被引量:15
10
支庭荣.
世界是平的,传媒是凹的——对传媒经济特性和规律的一种诠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3):93-9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张伟.
“影响力经济”的不同论域[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6-128.
被引量:1
2
谭天.
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J]
.国际新闻界,2010,32(7):72-76.
被引量:51
3
聂洲.
论传媒经济形态[J]
.经济问题,2012(10):21-24.
被引量:7
4
朱燕丹,靖鸣.
微博“大V”影响力研究及其思考[J]
.青年记者,2016(10):57-62.
被引量:2
5
朱燕丹,靖鸣.
微博“大V”影响力负效应及其消解[J]
.传媒观察,2021(5):29-3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60
1
吴世文,郑子聪.
人员构成的转换与意见的可见性:中国网络意见中介者的历史演变[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1(1):23-56.
2
党明辉.
注意力经济理论的再阐释——基于互联网“流量经济”现象的分析[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8(1).
被引量:16
3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1)>项目组.
2010年的传媒经济研究:跨界与整合[J]
.国际新闻界,2011,33(1):13-18.
被引量:1
4
谭天,刘晓旋.
编织关系,构建平台,实现三个转变——媒介融合年的回顾与展望[J]
.媒体时代,2011(3):9-13.
被引量:1
5
谭天,刘晓旋.
2010年媒介融合关键词:关系与平台[J]
.传媒观察,2011(4):17-19.
被引量:1
6
韩运荣.
如何建构性发展我国传媒经济理论[J]
.国际新闻界,2011,33(6):90-94.
被引量:3
7
于正凯,吕强龙.
传媒经济学轮廓小议——以2010年中国传媒经济学研究为例[J]
.新闻传播,2011(5):23-24.
8
谭天.
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J]
.国际新闻界,2011,33(9):83-88.
被引量:50
9
谭天.
以升级促转型——城市广播电视发展的战略思考[J]
.新闻与写作,2012(7):28-31.
被引量:6
10
胡沈明,赵振宇.
微博表达:意见与关系的重构[J]
.国际新闻界,2012,34(12):19-24.
被引量:9
1
王其藩,司春林,贾建国.
关于知识经济本质的思考[J]
.科学,1998,50(6):1317-1317.
被引量:2
2
邓聿文:市场经济本质上不歧视穷人[J]
.经济研究信息,2009(4):17-19.
3
王梦瑶.
传媒产业影响力经济本质的探讨——基于微博中盈利模式的分析[J]
.青年记者,2017(5):12-13.
被引量:1
4
陆平.
电视记者在“走转改”过程中要注重为民代言[J]
.当代电视,2012(3):58-59.
被引量:2
5
喻国明.
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3(1):1-3.
被引量:187
6
王欣.
牡丹江市实现婚姻档案资源共享[J]
.黑龙江档案,2013(3):10-10.
7
王欣.
牡丹江市实现婚姻档案资源共享[J]
.兰台世界(上旬),2013(7):11-11.
8
新闻出版总署将开展4项报刊专项治理[J]
.市政技术,2012,30(3):77-77.
9
张安庆.
庄浪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
.甘肃农业,2012(13):44-44.
10
何学森.
关于电视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考[J]
.电视研究,2011(12):41-43.
新闻记者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