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老子与中庸思想论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庸是孔子思想和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它并不是孔子的发明和儒家的首创。早在孔子和老子以前,就已出现了尚中的观念和中和的道德追求。作为周朝史官的老子,对这种传统的思想深有体会。无论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还是在具体的实践层面,老子都讲求恪守中道。老子的思想体系和中庸的内在意蕴是具有同构性的。老子"道"的思想体系中已经包含了儒家中庸理论体系的全部元素,这说明,中庸的思想不但不是孔子和儒家的专利,更有可能是脱胎于老子的思想体系。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2,共3页 Expanding Horizons
作者简介 黄梓根(1974-),男(汉族),湖南浏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基地博士生,助理研究员,长沙市,410082。 张松辉,(1955-),男(汉族),河南唐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基地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沙市,410082。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朱彬.礼记训纂,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6.772.
  • 2老子[O].29章.
  • 3老子[O].77章.
  • 4老子[O].9章.
  • 5老子[O].5章.
  • 6老子[O].25章.
  • 7老子[O].16章.
  • 8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 9黄梓根,张松辉.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几点认识[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6-1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22

  • 1许地山.《道教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43.
  • 2.《论语·公冶长》[M].,..
  • 3[美]本杰明·史华兹著 程钢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7页.
  • 4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年版..
  • 5《后汉书》卷七十《孔融列传》载:"(孔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中华书局简体字本,第1527-1528页.)
  • 6见蒋英炬、吴文棋、关天相《山东汉画像石选集》,齐鲁书社1982年版,图179.
  • 7《朱子语类》(第四册)卷一百二十五,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2705页.
  • 8孙以楷.《老聃与孔丘交往新考》[J].新华文摘,1991,.
  • 9《朱子语类》(第一册)卷第二十六,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576页
  • 10张岱年:《老子哲学辨微》,载《中国哲学史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共引文献22

同被引文献1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