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41-42,共2页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简介
叶永发,男,1960年生,高级农艺师。
同被引文献13
1 龚祖埙,彭海.植物呼肠孤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J] .中国病毒学,1993,8(2):125-131. 被引量:3
2 陈瑞,祝小祥,张莉丽.扑虱灵等农药防治稻虱药效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2007(4):128-129. 被引量:2
3 杨本荣 马巧月.玉米粗缩病的病毒寄主范围研究.植物病理学报,1983,13(3):1-8.
4 谢联辉 林奇英.锯齿叶矮缩病毒在我国水稻上的发现.植物病理学报,1980,10(1):59-64.
5 van Regenmortel M H, Fauquet C M. Virus taxonomy: classi 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viruses: seventh report of the In- 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 [R]. New York, San Diege: Academic Press, 2000:615 - 645.
6 Wu J X, Ni Y Q, Liu H, et al.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ree monoclonal antibodies for the detection of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in field plants and planthopper vectors [J]. Virol ogy Journal, 2013,10 : 114.
7 沈祥峰.粳稻矮缩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2008(2):83-84. 被引量:1
8 周国辉,温锦君,蔡德江,李鹏,许东林,张曙光.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一新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J] .科学通报,2008,53(20):2500-2508. 被引量:153
9 蔡晶,李西明,季芝娟,马良勇,杨长登.我国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2009,15(1):10-15. 被引量:18
10 周国辉,张曙光,邹寿发,许兆伟,周志强.水稻新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危害趋势分析[J] .植物保护,2010,36(2):144-146. 被引量:205
引证文献2
1 向花香,覃瑞德,李小霞,唐莉越,韦杏茹,梁书英,韦忠训,沈峰杰.桂中北稻作区水稻矮缩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 .作物杂志,2009(3):80-81. 被引量:4
2 饶黎霞,王震成,吴建祥,周雪平.2011-2012年三种水稻矮缩病在我国的分布及发生调查[J] .植物保护,2014,40(3):151-15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2
1 李莉,王凯学,王华生,覃保荣.几种常见水稻病毒病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要点[J] .广西农学报,2010,25(6):25-28. 被引量:7
2 黄木生,刘春龙.2010年莲花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8):199-199.
3 顾永林.水稻矮缩病的研究[J] .农业灾害研究,2012,2(1):1-5. 被引量:14
4 曾存玉.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南繁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种业,2012(7):35-36.
5 刘万才,陆明红,黄冲,周国辉,Hoang Anh Tuan.我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动态及预测预报实践[J] .中国植保导刊,2016,36(1):20-26. 被引量:13
6 张水英,蒋春和,兰平秀,张雪峰,李凡.应用RT-PCR和dot-ELISA方法检测单头灰飞虱体内水稻条纹病毒[J] .植物保护,2016,42(2):119-122. 被引量:2
7 宋西娇,段硕,洪健,周常勇,周雪平,吴建祥.柑橘碎叶病毒(CTLV)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检测应用[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7,25(1):165-172. 被引量:3
8 谢慧婷,崔丽贤,李战彪,秦碧霞,陈锦清,蔡健和.广西主栽水稻品种抗水稻齿叶矮缩病鉴定[J]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7):1211-1215.
9 王亚琴,姜军,黄德青,周雪平,洪健,吴建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dot-ELISA检测试剂盒的应用性能验证[J] .中国植保导刊,2018,38(7):34-39. 被引量:1
10 于晶,戴长庚,钟玉琪,侯茂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广西兴安的迁入与侵染动态[J] .植物保护,2024,50(4):250-254. 被引量:2
1 张焕洪,黄光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锯齿叶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控[J] .福建农业,2011(7):22-23.
2 沈建新,周泽华,张惠琴.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02,18(6):47-48. 被引量:7
3 今年水稻病虫害防控重点[J] .农家顾问,2012(4):10-10.
4 庄家祥.2010年福建省水稻病毒病发生特点及其防治对策[J] .中国植保导刊,2011,31(2):20-21. 被引量:1
5 叶永发.水稻锯齿叶矮缩病的症状表现[J] .福建农业科技,2010,41(2):47-47. 被引量:2
6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J] .农家之友,2015,0(3):61-61.
7 王世伟.烟草空茎病的防治[J] .致富天地,2006(9):31-31.
8 严方明.突背蔗犀金龟的发生为害及防治方法[J] .中国植保导刊,2006,26(5):34-34.
9 徐仁生.东南亚各国关于沼气的研究与生产[J] .能源研究与信息,1993(1):41-42.
10 李莉,王凯学,王华生,覃保荣.几种常见水稻病毒病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要点[J] .广西农学报,2010,25(6):25-28.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