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元整合 和而不同——民族声乐发展的路径选择管见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族声乐发展道路的问题,是一个既老旧又新鲜的问题。谓其老旧,是这个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聚讼纷纭;谓其新鲜,则是这个问题虽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仍然混沌不清,莫衷一是,大有正本清源,形成共识的必要。本文试图在前人及今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就“民族声乐“概念的定义、“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民族声乐发展路径的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
刘明健
解丽
机构地区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6-28,共3页
People’s Music
关键词
民族声乐
多元整合
路径
管见
新中国成立
正本清源
文化内涵
分类号
J616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3
1
刘辉.
关于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J]
.中国音乐,1998(1):56-57.
被引量:35
2
周凯模.
关于跨世纪的音乐讨论——周文中教授的忧虑和期待[J]
.中国音乐,1998(2):15-17.
被引量:32
3
臧一冰.
关注原生态民歌对当今中国的意义[J]
.艺术评论,2004(10):20-25.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83
1
陈建英.
原生态唱法走上荧屏的利与弊[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2):181-182.
2
刘瑾怡.
呼吸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J]
.音乐生活,2006(11):60-61.
被引量:4
3
曾皓.
本土音乐如何引入高师音乐教育初探[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8):137-140.
被引量:12
4
刘明健,解丽.
论高等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5):149-154.
被引量:4
5
郑宝华.
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J]
.中国音乐,2005(1):122-124.
被引量:66
6
解丽,刘明健.
多元整合:民族声乐发展的路径选择[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1):211-213.
被引量:12
7
李闽.
“原生态”的逆变——从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唱法分类谈起[J]
.人民音乐,2006(12):46-49.
被引量:7
8
杜瑶.
浅谈民族唱法的演变过程[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16(6):25-28.
被引量:2
9
王旭丽.
浅谈民族声乐与戏曲艺术之异同[J]
.黄梅戏艺术,2006(4):41-43.
被引量:9
10
姚青.
学院派民族声乐与原生态文化撞击下的思考[J]
.青海社会科学,2007(2):159-16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8
1
徐宁.
浅谈民族声乐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及时代性[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0(12):28-28.
被引量:4
2
尹萍.
论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J]
.高教探索,2005(3):63-65.
被引量:23
3
石惟正.
论中西传统声乐的优势契合——关于寻求中国当代声乐优势的思考[J]
.音乐研究,2005(2):98-109.
被引量:31
4
胡东冶.
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构想——“民族唱法”探析[J]
.音乐生活,2007(2):60-61.
被引量:10
5
范立芝.
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6):140-143.
被引量:74
6
刘辉.
再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J]
.中国音乐,2006(1):122-127.
被引量:55
7
金铁霖,徐天祥.
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金铁霖教授在“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的学术报告[J]
.中国音乐,2005(4):26-30.
被引量:126
8
李素娥.
“游离”与“扎根”——由“现代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问题引发的思考[J]
.中国音乐,2006(2):100-104.
被引量:21
9
丁汝燕.
文化产业视域中的民族声乐教育[J]
.艺术教育,2006(8):34-35.
被引量:2
10
徐黎钟.
浅谈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
.中国音乐,2006(4):194-196.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8
1
赵金霞.
论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159-160.
被引量:8
2
赵燕.
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民族性因素的意义和措施分析[J]
.大舞台,2012(7):200-201.
被引量:5
3
崔一鸣.
当代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研究[J]
.艺术教育,2015(2):127-127.
被引量:4
4
袁静.
探寻民族声乐发展的有效路径[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8):152-152.
5
张瑞红.
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定位研究[J]
.音乐创作,2017(8):184-185.
被引量:9
6
赵华.
关于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J]
.广东蚕业,2018,52(4):132-132.
被引量:2
7
陈伟贤.
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J]
.戏剧之家,2019(2):66-66.
被引量:1
8
徐敦广.
传承与创新——中国当代民族声乐发展之省思[J]
.文艺争鸣,2019(7):204-20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熊陈.
高校民族声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分析[J]
.通俗歌曲,2012(10):17-18.
被引量:2
2
于倩倩.
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88-88.
被引量:2
3
熊陈.
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0):245-245.
被引量:3
4
张坚,张智斌.
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兼论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33(2):134-138.
被引量:35
5
吴迪.
拓宽高校声乐教育艺术资源[J]
.黄河之声,2015(4):35-35.
6
贾丽丹.
近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变迁[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585-588.
被引量:1
7
郭效君.
高校声乐专业学生如何利用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J]
.学周刊(中旬),2016(2):227-227.
被引量:3
8
孙春雷.
高等音乐院校多元化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研究[J]
.音乐生活,2015(12):87-88.
被引量:2
9
贺凌云.
中国民族声乐中语言特性及其发展现状[J]
.音乐创作,2016,0(3):134-136.
被引量:3
10
刘杨.
论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4):106-106.
1
解丽,刘明健.
多元整合:民族声乐发展的路径选择[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1):211-213.
被引量:12
2
杨志翠.
秋色无声胜有声——齐白石《秋卉工虫》赏析[J]
.大舞台,2015(7):35-36.
3
武向莉.
多元整合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界(教师培训),2011(4):69-69.
4
李胜杰.
浅谈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的角色[J]
.北方音乐,2012,32(1):45-45.
5
樊凤龙.
论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
.文艺争鸣,2010(3X):145-147.
被引量:6
6
夏高彦.
论中国画与书法学习之同源与互助[J]
.文史博览,2005(7X):28-29.
7
彭锋.
批评的共识[J]
.美术观察,2010(5):12-13.
被引量:1
8
林谷芳.
多元整合 优势互补——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展演观感[J]
.中国宗教,2004(4):38-39.
9
马相武.
多元整合的戏剧艺术——’96中国戏剧交流暨研讨会香港戏剧观后[J]
.南方文坛,1996(6):34-37.
10
姜长城.
2009艺术品拍卖市场:多元整合中的价值重塑[J]
.艺术评论,2010(2):38-43.
人民音乐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