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洛特曼学术思想的自然科学渊源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透过对洛特曼学术思想方法论的研究,揭示洛特曼融合生物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拓扑学等自然科学方法,创建从宏观视角把握文化的文化符号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衡量和比较不同文化的尺度。
作者 郑文东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俄语系
出处 《俄罗斯文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6,共5页 Russian Literature & Art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规划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6JA75011-4403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Лотман Ю.М.Внутри мыслящих миров[M].изд.Яз.рус.культуры,М.1999.
  • 2Лотман Ю.М.Семиосфера[M].изд.Искусстао-СПб,Санкт - Петербург,2000.
  • 3[比]伊·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自然科学中的时间及复杂性[M],曾庆宏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 4郑文东.符号域:民族文化的载体——洛特曼符号域概念的解读[J].中国俄语教学,2005,24(4):52-55.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10

  • 1白春仁.文化的符号学透视[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6):69-72. 被引量:18
  • 2李肃.洛特曼文化符号学思想发展概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2):38-42. 被引量:20
  • 3ЛотманЮ.М.Культураивзрыв[M].М.,Гнозис,1992.
  • 4ЛотманЮ.М.Внутримыслящихмиров[M]М.,Языкирусскойкультуры,1999.
  • 5ЛотманЮ.М.Семиосфера[M].С-Петербург,Искусство-СПБ,2000.
  • 6巴尔特.《符号学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 8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9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10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25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