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苏锡常地区Ⅱ承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控制研究 被引量:9

Groundwater exploration from the confined aquiferous Ⅱ and land subsidence control of Suxichang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论文通过苏锡常地区获取了孔隙水Ⅱ承压水开采水位衰变与地面沉降同步监测资料、含水层结构特征研究,论述了Ⅱ承压水压力成为含水层中所夹粘性土层由高压转卸荷膨胀的机理;天然状态水、土应力平衡面在不同顶板压力水头高度内。地面沉降的发生、发展系开采水位超过天然状态的水、土应力平衡面所致[1,2]。尚未超采区则消耗了天然状态高压强水压力。而超采区才是水、土应力失衡互动的结果。两者水力性质不同。给尚未发生地面沉降区由禁采转入按天然状态水、土应力平衡面控制开采措施和地面沉降发生、发展区的形成条件找到了理论依据。提出了超采严重区禁采后,在远离高压强补给源地水位下降期增加在Ⅱ承压含水层上的附加应力荷载仍存在,潜在地面沉降量较大,需采取人工辅助的高压强回灌水来快速提高Ⅱ承压含水层水压强,扼制其沉降速率的治理措施。这不仅对该地区孔隙水Ⅱ承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认识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不同埋深孔隙水承压含水层水的开采利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和评价允许开采资源方面将起导向作用。 The synchronized ground subsidence moitoring and ground water table monitoring were conducted during the groundwater exploration of confined aquiferous Ⅱ .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quiferous, the authors discussed the expanison process of the clay component in the auriferous, the equilibrium surface of natural water and soil is located in the water head of confined squiferous.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subsidence is caused by the destroy of the equilibrium surface. This provided the theory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roundwater exploration. The subsidence control measures were also put forward.
出处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32-139,共8页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关键词 Ⅱ承压含水层 超量开采 地面沉降 人工回灌含水层 苏锡常地区 confined aquiferous Ⅱ over exploration of groundwater land subsidence water refill Suxichang Area(Suzhou-Wuxi-Changzhou)
作者简介 缪晓图(1951-),男,江苏溧阳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22

  • 1Kdaito M Mizuno et al.日本大鳄平原为防止地面沉降而控制地下水抽水量[A]..第四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 2Ggambolati G Ricceri et al.由水、气开采引起的拉温万纳地面沉降的数值分析[A]..第四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34-40.
  • 3Rbravo J R Rogers et al.休斯顿地区地下水流和地面沉降的新三维有限差分模型[A]..第四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 4朱锡冰 佴磊 奚建国 等.上海浦东新区地下水水量-水位-沉降联合数学模型应用[R].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1995..
  • 5SALeake.区域地下水流模型中的土垂向压缩模拟[A]..第四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 6周汉荣.土力学地基与基础[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 7上海市经济区地质中心 列日大学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地球物理勘.长江三角洲上海地区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地面沉降数学模型研究[R].上海市经济区地质中心,1989..
  • 8朱锡冰 佴磊 奚建国 等.上海浦东新区“地下水水量-水位-沉降联合数学模型”应用[R].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1995..
  • 9Rbmvo J R Rogers et al.休斯顿地区地下水流和地面沉降的新三维有限差分模型[A]..第四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 10Arivera E Ledovx G de Marsily.墨西哥城含水层-弱透水层系统的地下水径流和地面沉降总量的非线性模拟[A]..第四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11-21.

共引文献53

同被引文献86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7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