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文明:迈向人与自然的和谐
被引量:
3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审视人类文明进步中出现的困惑出发,运用科学方法论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比人类社会系统更大的生态系统,发现人类文明史是对自然越来越不文明的历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最高级的文明形态。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厦门市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可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设计提供素材。
作者
庄世坚
机构地区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9-105,共7页
Marxism & Reality
关键词
文明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
厦门经验
分类号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05
同被引文献
244
引证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08
参考文献
3
1
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4):4-5.
被引量:392
2
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绿色中国首届论坛”,2003年10月.
3
韦建桦.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创建生态文明——经典作家的理论构想和厦门实践的生动启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4):4-12.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M].,.第44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3卷[M].,.第409-410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M].,.第203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M].,..
7
Klima und Pflanzenwelt in der Zeit, ein Beitrag zur Geschichte beider, 1847, Landshut.
8
《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1页.
9
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1844年《德法年鉴》,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449页.
共引文献
405
1
陈思元.
浅析河长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J]
.中外企业家,2020(14):241-241.
被引量:1
2
赵晔.
文旅背景下的地域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服务系统设计探索——以南京市江宁区溪田文明教育基地为例[J]
.工业设计研究,2019(1):242-249.
3
孙全胜.
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三重意蕴[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4):1-9.
4
卞庆功.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研究述评[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20(1):134-141.
5
卞庆功.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研究述评[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19(4):138-145.
6
赵文斌.
最优价值生命共同体理论[J]
.风景园林,2021,28(S02):16-24.
被引量:4
7
王寿林.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及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J]
.观察与思考,2021(1):5-14.
被引量:3
8
兰巧玲.
提升绿色发展理念实践自觉性的对策分析[J]
.广东经济,2017,0(4X):190-190.
9
崔艳红.
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从“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解读中国的科学发展道路[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3):1-4.
被引量:4
10
陈彩棉.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4):25-2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44
1
盛世兰.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9(1):23-26.
被引量:7
2
余谋昌.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
.长白学刊,2007(2):138-140.
被引量:61
3
沈晓阳.
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与价值观[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1(4):30-33.
被引量:1
4
黄勤,杨小荔.
我国省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比较研究——基于各地“十二五”规划的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1):82-86.
被引量:11
5
钱俊生.
如何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怪圈?[J]
.理论视野,2002(2):38-39.
被引量:2
6
刘俊伟.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6):55-58.
被引量:81
7
邹爱兵.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J]
.道德与文明,1998(5):38-39.
被引量:6
8
潘岳.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J]
.理论前沿,2004(13):12-13.
被引量:55
9
李浩.
论中国艺术史上的审丑意识[J]
.人文杂志,1990(6):118-123.
被引量:1
10
廖才茂.
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J]
.当代财经,2004(9):10-14.
被引量:54
引证文献
31
1
徐丽花,伍执慎.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伦理基础[J]
.金融教育研究,2008,22(S1):45-47.
2
是丽娜,王国聘.
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述评[J]
.社会主义研究,2008(1):11-13.
被引量:19
3
周先旺.
继承和超越: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文明[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1):57-60.
被引量:1
4
李俊红,蒋国华.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6-17.
被引量:1
5
李毅弘.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四个转变[J]
.学术界,2009(4):183-188.
6
周以侠.
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1):102-105.
被引量:15
7
李梅,苗润莲.
北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325-328.
被引量:9
8
杨学峰.
生态文明理论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1-3.
被引量:2
9
石晶莹,李金伟,刘丹.
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动态缕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31(1):23-28.
被引量:4
10
武云.
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几点思考[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11):77-78.
二级引证文献
108
1
王亚妮.
美丽西藏建设的法治保障探究[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1):26-31.
被引量:4
2
宋若文,陈丹,毛永华,覃蕾蕾,吴季.
特色风貌保护与存量空间资源利用协同机制研究——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为例[J]
.重庆建筑,2022,21(S01):147-153.
3
秦尊文.
美国赛马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江汉论坛,2008(12):51-53.
被引量:30
4
陈旖.
基于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09(11):60-63.
被引量:2
5
郑婷.
灾难之下 勇气至上[J]
.绿色中国,2010(7):10-13.
6
何燕霞.
论云南少数民族自然崇拜与生态文明建设[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4):83-86.
被引量:18
7
周阿凤.
农村留守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1):162-163.
被引量:1
8
胡洪彬.
胡锦涛生态环境建设思想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4):8-13.
被引量:6
9
张义.
生态文明定义和历史方位辨析[J]
.林业经济,2010(7):12-14.
被引量:9
10
曾庆旋,夏云建.
我国商业赛马的舆论安全研究[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24(4):13-17.
1
刘赐贵.
特区发展的厦门经验[J]
.人民论坛,2008(5):22-23.
2
宿玥,张桂华.
借鉴厦门经验 加强和创新大连社会管理工作[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96-99.
3
杨先梁.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西部开发步伐[J]
.宁夏石油化工,2001,20(2):17-20.
4
高艳.
以生态消费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J]
.西部论坛(陕西),2013,15(1):38-41.
5
曹美菊.
生态文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意义[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8,2(3):7-12.
6
姚磊.
科技引领 科学发展[J]
.中国粮食经济,2013(7):16-17.
7
段颖.
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J]
.科学与财富,2013(7):319-319.
8
王征.
让循环经济助推生态文明[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5(2):64-66.
9
王征.
以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J]
.中国产经,2014,0(1):54-55.
10
王征.
让循环经济助推生态文明[J]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38-40.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