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物流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分析城市物流规划现状及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建立了城市物流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城市物流规划涉及面广,以及其中部分指标及相互关系难以精确量化等特征,提出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城市物流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规划方案进行比较选优,并通过引例证明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作者
石树新
王花兰
机构地区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59,共3页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关键词
城市
物流规划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分类号
F253.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6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35
参考文献
2
1
王花兰,顾守淮.
区段内中间站等级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J]
.铁道学报,2001,23(1):19-22.
被引量:1
2
贺仲雄.模糊数学及应用[M].天津:科技技术出版社,198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刘彦元,王占国.
大力发展集中化运输 提高铁路运输效益[J]
.铁道货运,1995,13(3):1-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
1
汤效琴,戴汝源,徐琪.
数据挖掘中变量聚类方法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24):171-173.
被引量:9
2
徐小艳,杨君岐,刑战雷.
供应商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及应用[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6):134-139.
被引量:3
3
张丽娟,李舟军,陈火旺.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分类模型及其应用[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27(1):74-76.
被引量:13
4
陈海涛,赵海刚,靖续迪.
科技型创业者素质与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
.情报科学,2006,24(7):974-979.
被引量:3
5
杨具瑞,方铎,田媛,何文社.
多级泵站老化的模糊评价模式[J]
.水利水电技术,2002,33(4):25-26.
被引量:6
6
刘侃.
用模糊聚类分析法评价服装加工性能[J]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2,16(2):116-12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26
1
田德录,方衍.
《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监测评估理论框架研究[J]
.科普研究,2008,3(3):18-23.
被引量:6
2
简逢敏,伍江.
“住宅区规划实施后评估”的内涵与方法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06(3):46-51.
被引量:10
3
宜慧,詹存卫,陈帆,赵言文.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22(5):14-17.
被引量:6
4
晨曦.
联邦快递:高速成长的秘密[J]
.运输经理世界,2005(5):68-70.
被引量:2
5
郑少露,吴仁海,阮文刚.
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探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199-204.
被引量:22
6
史秀苹,刘志英,关志民.
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冶金经济与管理,2004(4):43-45.
被引量:40
7
黄光宇.
生态城市研究回顾与展望[J]
.城市发展研究,2004,11(6):41-48.
被引量:63
8
李群峰.
城市物流规划中的系统目标定位方法研究[J]
.上海公路,2004(4):55-58.
被引量:2
9
杨亚琴,王 丹.
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例的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5(1):61-66.
被引量:105
10
汪波,杨天剑,赵艳彬.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
.工业工程,2005,8(1):83-86.
被引量:82
引证文献
14
1
廖伟.
城市物流服务体系评价指标及方法[J]
.铁道货运,2008,26(10):1-3.
被引量:5
2
杨莲芬.
中心城市CBD系统中现代服务业集群效应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09,25(1):62-65.
被引量:5
3
林立伟,沈山.
我国城市规划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上海城市规划,2009(6):14-17.
被引量:5
4
林立伟,沈山,江国逊.
中国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研究进展[J]
.规划师,2010,26(3):14-18.
被引量:36
5
贺红梅,程海芳.
我国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
.物流技术,2011,30(6):32-33.
被引量:5
6
叶良飞,包存宽.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综述[J]
.四川环境,2012,31(1):134-140.
被引量:21
7
谭观音,左泽平.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动态比较[J]
.经济地理,2012,32(3):107-113.
被引量:36
8
郁玉兵,熊伟,曹言红.
城市物流质量评价与空间结构优化——以浙江省为例[J]
.经济问题探索,2013(3):62-68.
被引量:14
9
王娟,冯淑贞.
物流中心规划的市场调研方法研究[J]
.物流技术,2014,33(4):7-10.
被引量:1
10
刘明,张云,龚艳君,张笑.
海岛保护规划效果评估技术探讨[J]
.环境科学导刊,2018,37(1):63-6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5
1
孟凡华.
总体规划类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探析实践[J]
.区域治理,2017,0(5):89-89.
2
张廷海.
国内CBD产业集聚研究综述[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31-35.
被引量:1
3
张志勇.
中央商务区跨越发展模式构想——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J]
.商业时代,2012(22):138-140.
被引量:1
4
王晓珍,党建民.
三元结构系统视角的城市物流效率内容构成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现代管理科学,2013,1(11):91-93.
被引量:4
5
李国旗,金凤君,陈娱,刘思婧.
基于物流热度的中国物流业空间格局[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629-637.
被引量:40
6
苏开拓,李松庆.
基于TOPSIS法的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商业经济,2010(3):89-90.
被引量:10
7
陈启明,陈华友.
基于层次分析和灰色模糊评价法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度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1,30(3):142-148.
被引量:10
8
韩晓旭,孙威,樊杰.
空间布局规划后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人文地理,2011,26(4):17-22.
被引量:9
9
周金晶,李枫,陈景进.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评估的框架构建设想[J]
.城市规划,2011,35(8):9-13.
被引量:11
10
杨杰,黄旭东,郭大伟.
股票的特征值及G-特征向量分析[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3):22-30.
1
赵启兰,王耀球,刘宏志.
城市物流规划的战略定位分析[J]
.物流技术,2006,25(6):1-4.
被引量:6
2
胡志标.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5(7).
3
梁洁.
关于煤炭企业构建绩效考核体系的思考[J]
.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4,0(8):192-192.
4
许鹏.
企业税负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初探[J]
.统计与预测,1992(6):34-37.
5
焦玉灿,罗亚非.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7):88-91.
被引量:25
6
李庆东.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
.现代情报,2005,25(9):174-176.
被引量:26
7
白鹤,张涵,韩笑.
抓住真实 刚性需求:卖房即满足一类需求[J]
.数字商业时代,2008(17):46-48.
8
罗振璧,罗杰,杜维,莫如虎.
精益生产与管理(十一):如何成功实施精益—6σ管理[J]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9(1):99-104.
9
冯志新.
模糊数学在物流系统规划评价中的具体应用[J]
.物流技术,2013,32(12):301-303.
10
李庆东.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3):116-117.
被引量:5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