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孙中山与社会主义中国化——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分为萌芽孕育期、初步探索期和深入发展期三个阶段;内容包括社会主义道路、阶段、国家、经济建设、国家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和和谐社会等;这些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对社会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作者
秦正为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59,共4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孙中山
社会主义
中国化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462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1
.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
.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5-46.
3
宋庆龄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4
B·普拉萨德.奴役和自由[M].英文版,新德里,1979.
5
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07.
6
.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孙中山集外集补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
孙中山文集(上)[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9
孙中山文集(下)[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10
.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565.
共引文献
2462
1
孙运福.
坚持以发展为中心的改革稳定观[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8-11.
2
李爱华.
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国际关系准则——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0周年[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93-97.
被引量:1
3
胡敏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种主导价值观的研究[J]
.理论与改革,2004(4):27-29.
4
别红暄.
论中原农村政治认同弱化的原因及对策[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5):24-27.
被引量:2
5
田小飞.
科学融入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J]
.社会科学辑刊,2004(5):117-121.
6
张立荣.
当代中国行政制度改革的评析与前瞻[J]
.中国行政管理,2002(3):58-62.
被引量:12
7
蒋辉明,王敦琴.
邓小平“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时代内涵[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1-6.
8
徐国保.
执政党决策思维的价值取向[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7-9.
9
王炎炯.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启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10-14.
10
雷振扬.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几个问题[J]
.社会主义研究,2002(4):3-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孙中山.应在中国广为鼓吹社会主义.论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12.
5
拉·库恩.共产国际宣言[G]//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上海:三联书店,1965:83,16-17.
6
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补充提纲(第2卷)[M1.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45.
引证文献
1
1
郝新宇.
基于“历史合力论”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2-34.
1
旧闻[J]
.传承,2003,0(4):48-48.
2
商翔.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J]
.求是,1994(9):11-17.
被引量:2
3
商翔.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J]
.当代中国史研究,1994,1(3):87-95.
被引量:2
4
李琦.
永远怀念周恩来、邓颖超[J]
.党的文献,1996(6):34-34.
被引量:1
5
鞠九江.
扎根中国的日本女人[J]
.世纪行,2002,0(8):17-20.
6
留尘.
叶青及其“三民主义”[J]
.文史精华,1999,0(2):48-50.
7
鞠九江.
我的心永远在中国[J]
.神州,2003,0(3):43-45.
8
人间正道是沧桑——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J]
.解放军理论学习,2009,0(9):7-11.
9
资中筠.
德国法西斯的历史教训及其现实意义(上)[J]
.国家人文历史,2013(1):64-66.
10
张洪.
中国留美历史学会第四届年会召开[J]
.世界历史,1990(6):144-144.
被引量:1
学术论坛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