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教师专业化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06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会议再次提出“德育专业化”命题,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研讨。这一命题事关教师专业化和德育实效的提高,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强烈现实性的理论话题。会后,我们约请相关研究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心得进行了梳理,形成了本次笔谈。虽然他们的思考角度、学术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会从特定视角给我们以启发。我们希望以此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作者
易连云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2,共2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德育
知识基础
中国传统道德
德育教师
学校教育
教学活动
德育问题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1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31
1
潘丽芬.
论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J]
.教育探索,2008(5):93-94.
被引量:3
2
马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育工作体系[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S1):1-4.
被引量:1
3
郭广银.
完善高校德育体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J]
.思想教育研究,1995(1):26-27.
被引量:1
4
辛旸.
德育整体化工作体系探讨[J]
.教育科学研究,1992(5):7-9.
被引量:1
5
鲁洁.
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
.教育研究,2004,25(6):3-7.
被引量:328
6
金伟.
浅论德育教师的教育信仰[J]
.理论月刊,2003(9):128-131.
被引量:3
7
朱俊卿.
中小学德育教师应有的心理素质之审视[J]
.教育评论,2003(6):33-36.
被引量:2
8
杜时忠.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12):47-50.
被引量:42
9
吴建国.
从私人知识到公共知识的建构[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2):62-65.
被引量:20
10
张向前,钦国强.
中学德育导师制: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管理,2005(1):40-4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2
1
黄自敏.
我国“德育教师”研究的概况、问题与设想[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24):14-17.
2
孔冬梅.
试论制约德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J]
.教育探索,2009(4):92-93.
被引量:7
3
于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机制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
.科技信息,2010(35).
被引量:1
4
肖凤翔,薛栋.
我国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研究的历程及其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4):89-93.
被引量:7
5
钱枫.
论德育课教师的成长困境[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32(2):38-41.
6
刘峻杉.
知识生产视角下的德育专业化——内涵要素与路径选择[J]
.教育学术月刊,2017(9):15-24.
被引量:3
7
李一楠,郑敬斌.
论教师德育专业化的缺位与补位——基于S省三所中小学校的调查研究[J]
.中国德育,2018,13(3):24-29.
被引量:1
8
吴雯.
艺术载体融于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实践探析[J]
.宜春学院学报,2019,41(5):118-120.
被引量:4
9
王彩霞.
配备德育导师助力学生成长[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0(8):17-17.
10
曾令洁,唐玲.
身份视域下德育团队专业化建设“训飞成长”实践新样例[J]
.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2):11-13.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杨越明.
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
.教育探索,2009(11):105-106.
被引量:1
2
金家新,易连云.
当前中小学德育理论研究:现状、问题与前瞻[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11):42-46.
被引量:2
3
杜仕国,施冬梅,邓辉.
纳米材料的特异效应及其应用[J]
.自然杂志,2000,22(2):101-106.
被引量:22
4
陈洪波.
关于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12(63):166-166.
5
徐光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高职学生德育培养体系的构建[J]
.科教导刊,2013(4):105-105.
被引量:17
6
贺艳洁,杨浩强.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2):171-173.
被引量:5
7
王彩丽.
我国教师德育专业化研究的现状、不足与展望[J]
.基础教育研究,2016,0(1):16-18.
8
曾新华,叶萍,兰海英,张莉芳,申昌安.
赣南医学院德育工作发展历程回顾及其思考[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6,36(5):730-735.
9
王库,肖静,刘彦均.
学校德育体系整体建构供给侧改革探析[J]
.中小学德育,2017(10):29-32.
被引量:3
10
李早.
消费型社会背景下学校德育的社会关怀——兼论当代德育对消费文化的应对[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28):45-48.
1
王怡,王成.
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职业道德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2000(8):13-14.
被引量:1
2
刘明杰,朱敏莉,邵娟,刘兵.
中国传统道德与学校德育[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4(2):11-12.
3
郭健.
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师德观浅解[J]
.长治学院学报,2008,25(4):64-65.
被引量:2
4
李文波.
以圣洁之心 教圣洁之书[J]
.河北教育(德育版),2013(7):58-58.
5
党家政.
试论中国古代思想教育优秀成果的当代价值[J]
.中国成人教育,2006(6):21-22.
6
本刊编辑部.
师生之道[J]
.齐鲁周刊,2014,0(19):10-11.
7
安凯峰.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再思考[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5):158-159.
8
王永菊.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学生的道德教育[J]
.中华少年,2016,0(21):11-11.
9
何咏瑞.
对学校传统道德教育的思考[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17-19.
被引量:1
10
陈荒龙.
学校德育的困境与对策[J]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1(8):23-24.
教育研究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